一營戰況慘烈,李云龍的處境也沒好到哪去。
倘若新一團敗下陣,山脊上的日軍收尾相接,這場仗就不用打了。
趙方遠應了一聲,毫不猶豫,快速向下傳達作戰命令。
王奉視角回到俯瞰界面。
前線雙方戰況焦灼。
在狹窄地形,人數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近距離白刃戰是拉近雙方差距最有效的辦法。
兩軍士兵密集交戰在一起,都殺紅了眼。
將俯瞰視角拉遠,
后方。
得知前往柏木井的部隊遭遇伏擊,第79步兵聯隊森本伊市郎大佐火速趕往東回鎮督戰。
柏木井一帶,從地理位置上講至關重要,占領了此處,便可配合北方的右縱隊,對娘子關進行兩面合圍。
“大佐閣下!”
在此處指揮戰斗的是聯隊參謀長,見到森本伊市郎后,躬下腰低聲問好。
森本伊市郎點點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靠背處有明顯的噴濺狀血跡。
東回鎮的百姓在戰前也聞風撤走,僅剩了部分百姓在日軍進城后,遭受了慘絕人寰的瘋狂屠殺。
軍刀連帶著刀鞘立于地面,森本伊市郎雙手搭在握柄上:“前線的戰斗進展如何?”
參謀長:“敵軍同樣兵分兩路,一路在寬大山谷中設防,另外一路選擇在山脊處進行伏擊。”
“山脊地形狹小,不適合部隊展開,因此戰斗進展較為緩慢.”
森本伊市郎手指捻動握柄上的流蘇:“派遣兩支中隊,從側后方突襲敵軍背部!”
參謀長一愣:“閣下,東回鎮通向柏木井的山脊道路只有一條.這?”
森本伊市郎擺擺手:“出擊部隊全員輕裝上陣,在山地作戰中,沒有道路并不是困難。”
“反而是我們的優勢,當戰局僵持的時候,出其不意才能取得大勝!”
參謀長連連咋舌:“閣下英明!”
“在下受教了。”
聽著參謀長的夸贊,森本伊市郎暗自欣喜。
陸軍大學教官出身的聯隊長,最喜歡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來說教這些實戰出身的一線軍官。
走出房間后。
參謀長從山脊的擁擠部隊中,抽調出了兩支中隊。
被選中的中隊將全部多余武器轉交給友軍部隊,士兵只允許攜帶一支步槍,兩顆手榴彈和二十發備彈。
計劃使用指南針,搭配區域地圖,橫穿茂盛的叢林。
這一切調動,都沒逃過王奉的眼睛。
在俯瞰界面上調轉調度,看著卸下輜重準備出發的日軍,不禁暗自咋舌。
這招確實狠毒。
派遣士兵橫穿密林遍布的溝谷,先不說能不能成功抵達。
一旦計劃落成,一營士兵們用血肉構筑起來的防線,頃刻間便會告破。
王奉在三維立體地圖中測算數據。
“想要從出發點抵達一營后側,直線距離至少一公里。”
陣地狹小,兩軍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根本拉不開足夠的戰術縱深。
王奉側過頭:“改變作戰計劃,三營一連防御后側,二連支援前沿陣地。”
趙方遠一愣,隨即應下:“是!”
戰場上軍事主官就是天,一名優秀的軍人,首要的素質就是絕對的服從性。
王奉點點頭。
趙方遠的反應在意料之中,這道命令在旁人看來,確實很無厘頭。
在兵力如此緊缺下,部署一個連的兵力,去防守根本不存在道路的山林。
還是毫無根據的部署。
換做任何人都無法理解。
但是作戰指揮就是如此。
為什么說情報重要?
常規作戰下,兩軍指揮官都摸不清對方部署,假設此時在側翼攻上來一支部隊。
怎么知道這是不是敵軍主力。
靠臨陣軍官匯報嗎?
萬一遇上愛吹牛的怎么辦?
遇到的是主力部隊,也能和上級吹的輕描淡寫。
要是臨陣軍官是個慫蛋,尤其是個別國軍部隊,聞到鬼子的風,不等雙方擺開陣勢就要撤,打都不敢打。
受到追責就瞞報,謊稱遇上了主力。
照這么個匯報情報法,整個部隊所遇之敵都是敵軍主力,這仗也不用打了。
幾百名日軍部隊,就能在恐嚇中包圍上萬名國軍。
說到底,指揮官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不斷的猜測,不停的推斷。
要對情報和信息具有辨別能力。
戰役就像是一場盲棋,看不透對方,兩軍指揮官都在按照自己的猜測去打,最終誰的猜測更貼近現實,誰贏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在王奉眼中,盲棋變成了明棋。
日軍的兵力調動在他眼中無所遁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