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漢鵬當著一眾軍官的面,將綠木箱子打開。
蓋子掀開后,一個個黃油紙小盒緊密的堆疊在一起,懷漢鵬拆開一個包裝,里面露出黃澄澄的子彈:“長官,這是我們最新生產6.5毫米x55步槍彈。”
說著,取出一發子彈遞到王奉面前。
王奉接過子彈,手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實槍測試怎么樣?”
懷漢鵬扶了下眼鏡:“測試過了,兼容性非常好,六五式和三八式步槍都可以使用。”
王奉點點頭,投去贊賞的目光,膽子挺小,倒是有幾分本事。
“產量呢?”
懷漢鵬心中估算一下:“目前就這一條生產線,日產量大概在2000發左右,后續工人操作熟練了,可能會提升。”
王奉皺眉:“就這么點?”
2000發
日常訓練的情況下,不到十分鐘就能用完了、
懷漢鵬支支吾吾:“長長官,設備實在有限,等多擴充幾條應該會好起來。”
王奉側過頭:“宋文杰,通知第一機床廠,加快制造生產線。”
“半個月前我從歐洲購來一批設備,昨天已經撥劃給他們了,抓緊生產,人停機器不能停!”
宋文杰從人群中走出:“是!”
兵工廠需要一位得力干將坐鎮,張虎等人皆為一線將官,指揮作戰就夠忙活的了。
趙方遠是總參謀長,相當于王奉的副官,整個戰斗群上上下下諸多瑣事都由他打理,抽不開身。
最后一番挑選下,便由宋文杰督領兵工廠諸事。
話說那批德國機床,到貨的速度有些過于快了。
王奉原本以為要走海運,最少也要輾轉四五個月,才能運抵長治。
萬萬沒想到,整個運輸路線全由德方負責,直接空運到蘭州,后經運城,最終抵達長治。
除此之外,還有兩名科研人員,是中國赴德留學生。
抗戰爆發后,留學生歸國屢見不鮮,全面戰爭爆發一年之內歸國人數就不下兩千人。
分別在第一機床廠,和第一步槍廠任工程師。
王奉將子彈放回黃油紙袋中,子彈廠攏共就一條生產線,沒什么好觀摩的,將毛領子軍大衣的扣子按好,大步走出窯洞。
屋外。
通訊兵匆匆跑來,臉頰凍的透紅。
“長官!”
“長官!第五戰區司令部急電!”
趙方遠反應過來,快步上前接過電報。
掃視一眼,猛地轉頭遞給王奉。
“長官,大事不好了!”
王奉皺眉:“有什么事慢慢說,不要這么大驚小怪。”
他心中隱隱有了猜測,眼下這個節骨眼,京滬戰事告一段落,除了津浦線以外,沒有哪個地方會出現戰事。
再或者就是山西的日軍打過來了
其余幾名將官聞聲也圍了過來。
趙方遠念誦道:“茲電第五戰區各部,敵于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由青城,濟陽間渡河,二十七日侵入濟南,韓復榘敗退,三十一日敵陷泰安,津浦一線告急!望各部做好戰斗準備。”
王奉眉頭緊鎖。
日軍這么快打到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