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五日,午時
明光地區。
軍列噴吐著白霧,緩緩停靠在站臺旁。
王奉迷迷糊糊間從睡夢中醒來,在接到戰區司令部命令后,部隊迅速乘軍列沿津浦路南下。
行轅密談后,常凱申有意將曾親自下令組建的華北戰斗群,淡出中央軍的作戰序列,直接停發了糧餉補給。
并親自致電黃紹竑,是否剝奪王奉兵權。
只得到了一句回復——“該部上下鐵板一塊,眾志成城,牽一發而動全身。”
如此,常凱申只得訕訕作罷。
他不知道的是,黃紹竑在長治將近兩月,諸多想法已逐漸發生了轉變
臨走前,李宗仁特意前往城郊大營。
并攜帶了大量補給裝備。
在籠絡軍心這方面,他確實是把好手。
各類步槍五千支,子彈一百五十萬發,手榴彈五萬余顆。
這都不算什么,在王奉看來最重要的,是四門德制pak35/3637mm戰防炮。
截止到1938年中德軍事合作中止,該炮共引進了約200門,在沒有自產能力的情況下,用一門少一門。
抗戰初期大部分裝備到了調整師,教導團等部隊,在京滬戰場上消耗掉了大半,等到了徐州會戰,德制戰防炮的數量低到了極點。
目前王奉急缺對付裝甲單位的武器,津浦南線之敵,大部分是從南京,上海轉來,其精銳程度首屈一指。
加之平原作戰,肯定會出現裝甲部隊。
雖然日軍的豆丁坦克飽受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血肉之軀面前,再薄的鋼鐵也是降維打擊。
趙方遠:“長官,第31軍電告戰況!”
“念。”
“1月14日,日軍前鋒第26旅團兵分兩路,直撲定遠、明光,我部暫避其鋒芒,主動撤出明光城,于晚間對敵發動突襲,截止15日拂曉,全殲明光城中之敵。”
聽了31軍遞交過來的電報,王奉心中暗暗驚奇。
素聞廣西狼兵雄冠天下,今日一見還真不是吹出來的。
回想起去年,從大同一路打到娘子關,諸多戰役皆是充當救火隊的角色,這到徐州的第一仗,沒想到開局如此順利。
王奉:“下車之后,盡快與友軍敲定布防事宜。”
趙方遠又拿出一封電報:“長官,這是第二十一集團軍李品仙將軍親電,望我部能于池河西南岸阻擊日軍。”
根據作戰序列歸屬劃分,第二十一集團軍下轄第七、三十一、四十八軍。
其中第七,四十八軍參與淞滬會戰損失嚴重,眼下還沒緩過勁來。
真正能參戰的,只有第三十一軍。
而趕來支援的戰斗群,系戰區直屬部隊,李品仙只能建議,并無節制之權。
王奉看向車廂內的地圖:“駐兵池河.就這么辦!”
趙方遠瞬間意會,在來的路上,他已經做足了準備:“長官,池河位于津浦線西側,其東側山地綿亙,西面為起伏較緩的小高地,早在去年友軍便將明光橋鐵路炸毀,防止日軍渡河。”
“河道寬,水位淺,加之眼下正值枯水期,對日軍渡河作戰十分有利。”
王奉欣然點頭:“盡快部署部隊,31軍把小鬼子打疼了,估計要等幾天才能發動下一輪進攻,抓住時機做好布防。”
他這個參謀長,倒是越來越合格了。
趙方遠腳跟合攏:“是!”
當天夜間,王奉率部駐進池河西南部。
指揮部內,趁著士兵修繕工事的間隙,王奉將意識沉進俯瞰視角中。
在心中對四周地形有了大致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