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以北,湯頭鎮。
第二師團指揮所暫時于此。
岡村寧次扶了下眼鏡,眉頭緊鎖。
一股支那軍隊突兀的跨過了沂水,直接威脅到了師團后方補給線。
快速建立了臨時據點后,抵抗十分頑強,光靠后勤輜重聯隊,根本解決不掉。
只能調集臨沂城中的部隊回防支援。
參謀長淺井悟郎拿著一封電報:“閣下,通過破譯電報信息,來援臨沂的支那部隊,主要由參與淮北戰役的主力軍隊組成,番號為新編第一軍團。”
岡村寧次目光凝重:“新編第一軍團?”
淮北戰役,被列為帝國軍隊有史以來最大的恥辱。
兩支帝國精銳甲種師團,竟慘敗于支那地方軍手中。
岡村寧次收起輕蔑之心,驕兵冒進,急功近利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
他不得不謹慎應對起來。
“淺井君,下令部隊收縮戰線,督促后方第29,30聯隊,加快行進速度!”
之前在青島和海軍爭執了太久,目前師團下屬的四個步兵聯隊,只有兩個抵達了戰場。
第4聯隊和第16聯隊。
這兩支部隊,一個補給軍區在仙臺,一個在新發田。
都是第二師團的精銳部隊。
淺井悟郎點了點頭:“哈依!”
岡村寧次繼續說:“調集重炮旅團,向渡河的支那軍隊發動炮擊,第三軍團已是強弩之末,只要我們持續圍困臨沂,最多三天,就能徹底將其殲滅。”
“新編第一軍團,才是我們需要重視應對的敵軍主力!”
淺井悟郎應了一聲。
“閣下,磯谷將軍命令我部,等待第十師團趕到,共同進攻臺兒莊。”
岡村寧次心中思忖。
指揮關系上,磯谷廉介是前敵總指揮,協調兩個師團之間的作戰。
在和海軍的矛盾沖突中,磯谷廉介幫了他不少,兩人的關系還算親近。
“復電,我部已收到命令!”
既定的作戰計劃是,第二師團攻臨沂,第十師團攻騰縣,兩軍會師之后,直撲臺兒莊。
此地是徐州的門戶。
只要能攻克臺兒莊,徐州唾手可得。
現在第二師團已經抵達了作戰位置,反倒是第十師團,目前還在來的路上。
淺井悟郎拿出筆記本記錄。
“閣下,據特務部門確切消息,昨日傍晚有兩個支那集團軍抵達徐州,敵戰區兵力大增,是否請求增援?”
岡村寧次大驚:“兩個集團軍?”
淺井悟郎點了點頭。
“五戰區兵力大增,肯定會尋求與我部進行決戰,倘若不盡快占領臨沂,恐怕接下來的戰斗.會更加艱難。”
岡村寧次眉頭皺得更緊。
打不打臨沂,成了擺在眼前的一大問題。
磯谷廉介的命令,意圖很明顯。
徐州可以慢點打,反正遲早是囊中之物,但要穩,絕對不能像南線兩個師團一樣,陷入敵軍的包圍圈。
但要是真在此地逡巡不前,等四個支那集團軍抵達,以二十余萬兵力,在騰縣和臨沂之間構筑起防御工事。
局勢必將陷入持久的消耗戰。
攻克津浦線的真正戰略意圖,不在徐州,而在武漢。
徐州只不過是個跳板罷了。
岡村寧次扶了下眼鏡:“在復電中加上一條,一旦我部發現支那軍隊有大規模集結趨勢,會搶先攻占臨沂,隨后進兵騰縣。”
淺井悟郎敬了個禮:“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