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長強忍著眩暈,推開頂部艙門,不敢探出頭,只能朝著外面大吼。
和豆丁坦克一樣,八九式坦克并未部署車載無線電通信設備,想要和友軍溝通,基本只能靠吼。
后方。
鬼子兵迅速打出旗語,身后的步兵展開,走在坦克前面,緩緩向敵軍陣地推進。
轟——
遲疑間,第三輪齊射到來。
由于部署專業的反坦克炮,發現一枚榴彈,在遠距離上無法消滅日軍坦克。
炮兵軍官將四門步兵炮的目標鎖定在一處。
一發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四發!
爆炸的火光沖天而起,一輛編號為“21”的八九式坦克,承受了來自不同方向的四枚榴彈,頃刻間便被掀起的塵煙籠罩。
正面裝甲有17mm,側后裝甲只有15mm。
不管添加了什么材質,在這種程度的爆炸下,根本幸存不了。
坦克右前方被炸出了一個大洞,裝甲鋼出現明顯的彎曲。
四名車組成員歪七扭八的躺在車內,七竅流血。
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強烈的沖擊被震碎了內臟。
見己方坦克出現了損失,鬼子兵在軍官的授意下快速打出旗語:“繼續推進!”
車長迅速將收到的信息通知下去。
駕駛員撥動操作桿,十幾輛八九式坦克,繼續轟鳴向前。
陣地內。
袁燁霖頓感不妙。
四門九二式步兵炮,殺傷效率也太低了些。
日軍坦克部隊不停推進,再這樣下去,隱藏好的步兵炮隨時可能會暴露。
思索再三,他喊來通訊兵:“立刻后撤!”
“撤到沂水西岸,快!”
構筑陣地時,他特意留了個心眼。
在沂水兩側均修建了戰壕,一旦情況不對,隨時準備跑路。
隔著一條河,鬼子的坦克就算再強,也使不上力氣。
57mm坦克炮的威力,還不如九二式步兵炮。
算算時間,在堅持一會兒,兵團主力就能順利抵達。
“撤!”
袁燁霖大喊一聲。
臨沂前線戰火紛飛。
王奉也沒閑著,坐在吉普車內,查看后方傳來的一封電報。
新編第一軍團和長治之間的聯絡,一直是專線通訊,用的密碼本和第五戰區不一樣,因此不受日軍電報戰的影響。
話說回來,他之所以能察覺到日軍破譯了戰區通訊電報,還是要依靠系統面板。
快速行軍十個小時后,總指揮所與臨沂之間的距離,僅剩四十五公里。
剛好能夠使用三維立體作戰地圖。
將視角切換到俯瞰界面后,王奉直奔日軍的前沿指揮所。
鬼子將其部署的很隱秘,還拆分成了好幾個部分,之間相隔的很遠。
看來日軍吸收了淮北戰役時的教訓,雖然沒搞明白指揮所為什么會無緣無故被炸,但在行動上也做出了一定的防范。
吃一塹,長一智啊!
王奉真想痛罵前世看過的那些抗日神劇,將日軍刻畫的像個呆瓜一樣。
事實卻是,雙方都在戰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吃過一次虧后,下次很難再上套了。
轉動視角,進入日軍指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