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
湯恩伯軍團姍姍來遲。
滕縣周邊日軍,在內外夾擊下被迫撤退,于北方集結,準備發動新一輪攻勢。
當日下午。
孫連仲所部抵達臨沂,換下王奉,龐炳勛所部。
此時第二師團。
淺井悟郎暫時接替了岡村寧次的指揮權,收攏殘兵,等待本土陸軍參謀部指示。
入夜。
曠野之上。
大部隊徐徐前進。
趙方遠:“長官,突然多出來幾門火炮,后邊行進速度快不起來啊!”
王奉眉頭緊鎖。
多出來的幾門榴彈炮,是從第二師團手里繳獲來的。
兩門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以及四門九一式榴彈炮。
鬼子炮兵在撤離時,企圖將部署的幾門大口徑榴彈炮全部炸掉,這六門炮,還是士兵們從日軍手里硬搶下來的。
王奉:“加速行進,趕在天亮之前,向前行進三十公里!”
部隊浩蕩前行,根本瞞不過日軍航空兵的眼睛,好在眼下新的部隊頂了上去,一路走下來,所遭受的轟炸次數屈指可數。
造成的損失也微乎其微。
————
3月15日。
經過數日前行,王奉率部終于抵達了徐州。
剛走進軍營里,便收到了一封電文。
重慶軍政部親發。
趙方遠站在一旁,心中無比好奇:“長官,上面寫的什么?”
關于臨沂大捷的報紙,外面都傳的滿天飛了,所有人都在談論著此事,這個節骨眼上從重慶發來的電報,除了表彰之外,他想不出還能有什么。
王奉看向上面的文字,表情陰晴不定。
“你自己看看吧。”
趙方遠接過電報,上下掃視一眼,隨后露出了同款表情:“這組建守備分區?”
王奉點了點頭,在房間內來回踱步。
電報中的信息簡單明了,軍政部下發文件,在晉,察,冀,綏,鄂等山區,成立一個新的守備分區。
名字也很簡單——就叫第一守備分區。
組織構成也標注的明明白白,在電文中特意強調,不允許擁有團級以上部隊編制。
說實話,給王奉都看笑了。
這算哪門子事?
給自己降到團長了?
趙方遠語塞:“長官這”
“要不我去找李長官,讓他和委員長說一下,這也太不合理了!”
王奉眉頭緊皺,揮了揮手:“算了,說了也沒用,你覺得李長官在這件事上,能勸得動重慶方面?”
“既然這樣安排,那咱們照做就是了。”
“把這封電報傳達到各部隊手中,去吧!”
趙方遠撓了撓頭,心中滿是不解,但還是領了命令,快步離開房間。
屋內。
王奉躺在躺在床上,心中暗自思忖。
壞消息是自己變相當了團長,手下弟兄一個個都成了營級,或營以下級軍官。
但也有好消息,手下的部隊規模沒變。
這么多部隊,得編成多少個營?
過于扁平的指揮體系,到了戰時只會徒增麻煩。
若是在指揮所和下級營之間,插入一個臨時編制
想到這,王奉頓時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