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
第一火炮廠,轟鳴的車間內。
宋文杰一身戎裝,親自趕到生產線上視察。
廠長程飛鵬恭敬的站在一旁:“長官,目前我們廠就這兩條生產線,單是一周,就能生產出四門75毫米火炮。”
一周四門,一個月至少能產十六門。
一整年下來,能生產出近兩百門火炮。
太原兵工廠,金陵兵工廠相繼淪陷后,這個產量放在全國,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宋文杰卻搖了搖頭:“不夠,這點產量遠遠不夠。”
“上峰下了死命令,一個月之內,至少要向前線撥發六十門火炮。”
程飛鵬瞪大了眼睛:“六十門?”
“長官.這.”
宋文杰揮了揮手:“這只是最低標準,上峰要你生產六十門,你不能就只生產這么點。”
程飛鵬語塞,想要開口說話,但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宋文杰:“不過你別擔心,在首批畢業生的分配上,我會著重照顧一下你們火炮廠。”
“第一機床廠那邊,我會去協調,這個月多給你們廠制造兩條生產線。”
接管后勤這么長時間,宋文杰已經摸索出了一套經驗。
產能就像海綿,擠一擠總會有的,但也不能一直給壓力,客觀的條件還是要滿足。
程飛鵬松了一口氣:“長官,那鋼材供應也不能斷,我知道現在到處都在用鋼,能不能給我們廠的優先級往上提一提?”
宋文杰猶豫片刻:“行,但你們廠這個月至少要生產七十門!”
七十門火炮,正好可以裝備五個縱隊。
程飛鵬咬著牙,點頭同意。
宋文杰轉而問道:“105毫米火炮的研制,目前到哪一步了?”
75炮裝備到野戰,山地縱隊,只能用于一線支援,想要對敵軍形成壓制性火力,還需要大口徑重炮。
程飛鵬撓了撓頭:“長官,目前我們廠主要的重心,仍是放在75炮上,105火炮的研制,目前停留在調整生產工藝階段。”
宋文杰:“炮縱那邊還沒消息,但進度不要落下,越早裝備越好!”
程飛鵬點了點頭:“105重炮,這個月可以試產,我們爭取下個月就裝備到部隊!”
宋文杰:“不錯,要是能完成任務,月底評模范工廠時,我會向上峰請示,著重考慮一下火炮廠。”
一聽這話,程飛鵬好像打了雞血:“請長官放心!一個月之內,我們第一火炮廠,必定出色完成任務!”
宋文杰囑咐說:“質量也不要落下,這是要送到前線打鬼子的,可不能含糊了!”
簡單視察幾圈后,便離開了火炮工廠。
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徐州前線送過來一長串的武器清單,長官特別強調,要在一個月內調撥到部隊。
繁重的生產壓力,讓人根本透不過氣。
真是前線動動嘴,后方跑斷腿。
原本以為,新一批外購設備抵達之后,產能暴漲,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供應前線部隊所需。
萬萬沒想到,還沒等產能提升上來,部隊先進行了改編。
八個縱隊
真的像一座大山,重重壓在宋文杰的心頭。
坐上吉普車后,汽車兵回頭瞅一眼:“長官,晚上十二點了,要回軍營嗎?”
宋文杰揉了揉太陽穴:“先去一趟鋼鐵廠。”
整合鋼鐵工業的決議下發后,晉東南鋼鐵廠迅速建立起來,產能暴增了三倍有余。
汽車兵應了一聲,擰動鑰匙。
伴隨著引擎轟鳴聲,吉普車逐漸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