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遠點了點頭:“長治1938型.好名字!”
聽見下屬吹捧,王奉尬笑一聲:“好了,輕機槍怎么樣?”
一旁的軍官指了指:“長官,輕機槍在那里!”
王奉站起身,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
“勃朗寧式自動步槍?”
原型槍產自美國,雖然名字叫“自動步槍”,但一直干輕機槍的活。
對于輕重機槍的研制,他事先并未提出過多要求,將主導權全部交給后方的技術員。
目前來看,設計的兩款槍械都非常不錯。
王奉走上前,抄起這把酷似“勃朗寧式自動步槍”的武器。
掂量掂量。
重量很輕,單兵攜帶毫無壓力,可以當做班組支援武器使用。
不等趙方遠介紹,王奉便拆掉了彈匣,放在眼前細細端詳。
“彈容量應該是三十發。”
“還有快慢機?”
王奉試著撥動了一下,心中有些驚訝。
趙方遠在一旁講解:“根據后方提供來的數據,這款輕機槍主要發射7.92x57毫米尖頭彈,滿檔射速在300~400發之間,快檔射速在500~600發。”
王奉有些驚訝。
這個射速,絕對不是原型槍該有的射速。
雖然解鎖的是1級科技,年代限制在一戰時期。
但技術是死的,人是活的。
后方的工程師,可是有真本事,都在歐洲留學,工作過。
掌握很多符合當下的先進技術,只要能適當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很容易突破科技年代限制。
王奉將自動步槍遞給趙方遠:“告訴后方的技術員,這把槍設計的不錯,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研制衍生型武器。”
根據記憶,勃朗寧自動步槍及其衍生型的活躍壽命很長。
自一戰被研發出來后,一直在不停的改進。
各種型號層出不窮,一直活躍到了二十世紀下半葉。
二十一世紀時,俄亥俄軍械廠還推出過一款衍生型武器,被稱為“重型戰斗突擊步槍”,簡稱hcar。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可以在不借助系統面板的情況下,提前數年將突擊步槍研制出來。
畢竟勃朗寧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實在太像了。
“名字就叫.長治1938型自動步槍吧!”
趙方遠點點頭:“好!”
“長官,還有一款防空機槍。”
王奉挑了挑眉:“防空機槍?”
自己好像并沒有解鎖相關科技。
今天的驚喜有點多啊!
在靶場軍官的帶領下,王奉一行人走進庫房內。
趙方遠:“這款防空機槍,在長治1938型重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由于是對空火力,口徑增加到了13.2毫米。”
王奉繞著防空機槍走了兩圈。
從外觀上不難看出,就是將兩挺重機槍聯裝到了一起,額外設計了一個底座,調整了開火模式。
最重要的槍機結構并未發生改變。
王奉:“這重機槍的射擊角度怎么樣,能放平使用嗎?”
趙方遠:“可以,這是一款高平兩用重機槍。”
“因為增大了口徑,射速略有下降,測試平均值在每分鐘400發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