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徐州城下熱鬧非凡。
百姓張燈結彩,載歌載舞,場面比過年還要熱鬧。
常凱申親臨徐州,發表戰后演講。
“此臺兒莊一戰,揚我中華之軍威!振我國民之精神.”
大禮堂內。
王奉坐在第二排,聽著臺上的奉化口音,像模像樣的鼓掌。
常凱申說的都是些場面話,毫無半點營養,聽個樂呵得了。
有這時間,還不如去訓練場上盯著士兵打靶。
趙方遠坐在身側:“長官,前幾日來的那批學生,已經護送到后方了。”
王奉:“錢財呢?”
趙方遠:“預留了下個月的軍餉,其余的也跟著送了過去。”
王奉點點頭:“給宋文杰發電,對學生的崗位安排問題上點心,爭取做到人盡其才。”
數百名學生支援工業建設,直接解了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
下一步,王奉打算籌辦一所大學,培養尖端技術人才,為以后做打算。
趙方遠:“長官還有一件事,軍校一期學生臨近畢業,宋文杰發來電報,想要請您回去致詞呢!”
王奉皺眉,心中計算起時間。
眼下徐州之圍剛解,日軍十三個師團,共計三十余萬兵力立馬圍了上來。
三十萬人!
日軍在淞滬會戰中,也只投入了九個師團,二十二萬人。
雖然有艦炮和海軍航空兵的支援。
但眼下圍攻徐州的日軍部隊,也包含了數個重炮旅團,陸航的實力也不差。
更糟糕的是,常凱申被接連三場大勝沖昏了頭,不停的調兵遣將,企圖在徐州和日軍進行大決戰。
好巧不巧,日本方面也是這么想的。
目前第五戰區,云集了五十個師,七十余萬兵力。
幾乎掏空了全部家底。
看上去很強,但實際戰斗力低的可憐。
若是全部折損在第五戰區,后續的武漢會戰,就只能拉民兵部隊上戰場了。
當前這個緊要關頭,自己根本抽不開身,更別提返回長治,參加畢業生典禮了。
王奉:“一期學生畢業之后,全部拉到徐州來。”
“戰場上的炮火,才是慶祝畢業最好的禮炮!”
趙方遠應了一聲:“明白!”
演講臺上,常凱申侃侃而談了一個多小時,又把話筒遞給了李宗仁。
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美其名曰“戰后總結”,說到底就是唱唱贊歌,鼓鼓掌,一場徹頭徹尾的“個人表演秀”。
王奉打了個哈欠,回頭望向大門。
真沒勁,干脆偷偷溜走算了。
腦海中的念頭一閃而過,隨后被直接掐滅。
自己現在好歹也算個有頭有臉的高級軍官,這么“重要”的場合,怎么可能說走就走。
軍事會議持續了整整一下午。
結束后,王奉拖著疲憊之軀,緩步走出會場。
趙方遠護在身側,扭頭看向四周:“長官,同僚們好像都在談論接下來的戰事。”
王奉理了理軍服:“打與不打,都要看委員長的意思,私下里談論,又不能左右大局。”
愿意繼續留在第五戰區作戰的,都是新調來的部隊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