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落時分。
草叢窸窸窣窣,一個班的士兵在隱蔽前進。
“班長,前面五百米,有一個鬼子崗哨!”一名士兵貓著腰,竭力壓低自己的聲音。
班長抬頭看了眼,空中的能見度已經很低了,估計再過半個小時天色就會徹底黑下來。
“兄弟,有什么命令嗎?”班長扭頭看了眼內務兵,輕聲問道。
內務兵隨手拽了一把草桿,鋪在電臺下方,隨后麻利的操作起來。
“二十分鐘后開始攻擊!越過鬼子防線后,向西北方向前進兩公里,進入村莊躲避。”
班長比了個手勢,攥緊手中的輕機槍。
仿造勃朗寧自動步槍的長治1938型輕機槍,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型槍的特色。
在槍管的下方安裝了手托,即便拆除了兩腳架,也可以借此進行穩定射擊。
可靠性和穩定性也非常棒,就是重了些,單是空槍就有足足七公斤,算上三十發彈匣,重量達到了七點五公斤。
十五斤!
但除了略顯笨重之外,其他方面無可挑剔。
每分鐘600發的射速,完全碾壓日軍“歪把子”輕機槍。
班長微微探頭,看向遠處的鬼子哨兵,隨后立馬縮了回來。
“班長,情況怎么樣?”一名士兵湊過來詢問。
班長眉頭緊鎖:“狗娘樣的小鬼子,警惕性還挺強,明哨就這一個,暗哨不知道有幾個,一會打起來都機靈點,別吃了冷槍!”
一眾士兵點點頭。
班長壓低聲音,繼續說:“出發之前我去開會,長官交代了作戰任務,我再跟你們強調一下。”
“這次行動,咱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后續部隊向縱深處穿插,明白了嗎?”
“明白!”
“干他娘的小鬼子!”
士兵們輕聲回應。
為了應對平原地形隱蔽性差,易被發現的問題,王奉想到了解決辦法——分批次進行穿插。
將七十個班分為兩部分,一部率先出擊,將日軍側翼警戒線撕除一道口子。
二部延遲兩小時后行動,神不知鬼不覺的向日軍縱深處前進。
王奉本人坐鎮指揮所,通過三維作戰地圖觀察日軍部署,將消息傳遞給各作戰班組。
需要執行的任務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破壞電話線,燒毀輜重等后勤補給,甚至是偷襲日軍指揮所。
乍一看很像現代特種作戰。
但受制于裝備技術水平,和作戰理念,只能做到形似,一旦脫離了王奉,這七十個班的士兵扎進去,和送死沒什么區別。
于此同時,四縱于正面戰場展開強攻。
一縱,六縱分別攻擊第十六師團左右兩翼,包夾日軍。
時間緩緩流逝。
輕風拂過草地,夜晚悄然到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