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堅守下去,或許會兵敗,但所受到的懲罰要遠小于臨陣脫逃。
一旦取得勝利,不僅狠狠打了那些“精銳”們的臉,還是大功一件,甚至可能因此得到一枚天皇御賜勛章。
——————
四縱前線。
趙方遠放下望遠鏡,眉頭緊鎖:“長官,鬼子好像在重整防御。”
王奉隨口應了一聲:“我看到了,看來第十六師團要跟咱們硬剛到底了。”
趙方遠想了想,試探性問道:“十五分鐘前炮縱匯報,重炮陣地已遷移完畢,是否立刻對前線展開炮火支援?”
王奉低頭看了眼時間——
“再等等,馬上就要天黑了!”
正午時三大隊取得空戰勝利后,雙方各自撤回了軍用機場。
但還沒過半小時,日軍轟炸機又在戰場上現身。
同時還有十余架戰斗機護航。
當王奉在俯瞰視角上發現時,頓時氣的牙根直癢癢,卻又深感無奈。
蘇聯援助的飛機確實不錯,性能方面和九五式戰績不相上下。
但總靠別人援助,始終不是個長久之計。
國內沒有自主生產能力,援助的數量也有限,損失一架,機庫中就永久性的少一架。
常凱申在這方面摳得很,壓根不會讓這些討來的寶貴戰機,接二連三的投入戰斗。
一周出動一次,已經是極限了。
況且根據援助法案的內容,蘇聯只對中國援助四個大隊,一百二十四架飛機。
看似很多,但要平攤到全國戰場,壓根就應付不過來。
徐州戰場國軍只有一支戰斗機大隊,而日軍陸航至少有三支。
還有兩支轟炸機大隊。
三大隊疲于奔命,顧東不顧西,很容易就會被日軍鉆了空子。
總的來說,沒有自主生產能力,單靠國際援助根本無法扭轉局勢,始終都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蘇聯不會無底線的援助,這124架戰機,王奉估計用不了一年,就會損失大半。
到了那時候,中國領空又將是日本人肆虐的天堂。
趙方遠點點頭:“第十六師團妄圖負隅頑抗,估計是在等徐州,永城方面的援兵。”
王奉眉頭緊鎖:“第六十軍目前行至何處?”
趙方遠不假思索:“五個小時前已開抵駱集,按照這個速度,估計用不了三天,就能抵達永城。”
滇軍辦事利索,客場作戰都想打出點威名來,積極的很。
王奉:“如此甚好,只要能擋住第三,九師團,就算徐州方面的日軍向西轉移,也影響不了全盤大局。”
北線戰場看似有五個師團。
但稱上精銳的,只有兩支關東軍合成旅團。
第五師團雖是按照甲種師團重編,但隊內新兵居多,戰斗力遠差于板垣征四郎時期。
剩下的三支師團,編號都排到一百開外了,是戰斗力較弱的乙種師團。
甲,乙兩種師團的顯著區別,就是在部隊編制和火炮數量上。
甲種師團是常備部隊,士兵皆為在役軍人,在沒有實施改革前,都是四聯隊制的“方塊軍”。
滿編人數在三萬人左右。
裝備大口徑野戰重炮,兵種高度合成化,具備獨立的執行戰役的能力,類似小型集團軍。
而乙種師團是近期才組編的部隊,士兵多為預備役,或者臨時征召的退伍軍人,是三聯隊制的“三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