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我們距離蘭封還有多遠?”
趙方遠看了眼地圖:“大約還有七十公里!”
王奉:“命令先頭部隊加快行進,一天之內抵達黃河北岸,加強渡口工事。”
“各輜重部隊兩日內務必抵達!”
“把我部相關動向,發給豫東兵團。”
趙方遠點了點頭:“是!”
王奉接著問:“碭山怎么樣了?”
趙方遠:“已有兩個師的援軍抵達碭山,從楚云飛,王銘章每日呈送上來的戰報看,目前戰場形勢已趨于穩定。”
王奉挑了挑眉:“第五師團呢?”
“日軍新式坦克給我軍造成的傷亡大不大?”
趙方遠在顛簸的車內搖了搖頭:“從局部戰場來看,初期的形勢不太樂觀。”
“王銘章縱隊曾在電報中說——日軍九七式坦克裝甲異常頑固,以尋常方式對敵,毫無效果,只會徒增傷亡”
“長官,那四門戰防炮,運抵碭山之后,僅一天的時間,就在戰斗中損失了兩門。”
說這話時,趙方遠心中一陣肉痛。
pak35/3637mm戰防炮是外國貨,從普魯士帝國引進過來的,數量本就不多。
眼下兩國交惡,普魯士又有倒向日本的傾向,在武器裝備上基本斷了供,炮彈是用一個少一個。
更別說戰防炮本身了。
王奉揉了揉太陽穴:“兩門戰防炮而已,問題不大。”
“等在過段時間,看看后方工廠能不能仿制出來一批。”
目前的長治工業區,除了保持最基本的子彈,步槍,手榴彈生產外,重心全部轉移到了重炮和坦克的研究上。
這時候再推出新的項目,只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搞不好還會對其他項目起到反作用。
一提起工業區,趙方遠的腰板就硬了起來:“是!”
王奉:“再給楚,王二人發報,告訴他們務必堅守住碭山,阻攔徐州日軍西進!”
趙方遠看了眼地圖,撓撓頭:“長官,碭山至蘭封,直線距離超過了150公里,為何不能邊打邊撤,以運動戰,游擊戰的方式阻敵?”
王奉咧嘴一笑:“運動戰?游擊戰?”
“不知你聽沒聽過,日軍的快速挺進戰術。”
趙方遠想了想:“快速挺進戰術?”
王奉點了點頭:“難道你就沒好奇過,為什么徐州會戰后期,南線日軍能在短時間內,對第五戰區實施合圍嗎?”
趙方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華中方面日軍,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從金陵,淞滬一帶行至永城,我還以為只是借助了機械化部隊的優勢。”
王奉笑著搖搖頭:“機械化部隊?”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
“你太看得起咱們的對手了,現在的日軍,能稱得上機械化師團的,僅有一兩支,還要得益于戰前臨時加強。”
“比如現在的第十四師團和第五師團。”
趙方遠:“這日軍裝備了如此之多的坦克,卡車,還不算是機械化部隊?”
王奉笑了笑:“當然算不得,充其量是半機械化,半騾馬化部隊。”
趙方遠之所以會這么想,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因缺乏參考對象,人們對戰爭的概念,還停留在上次世界大戰時期。
等到西方戰爭開啟,就會讓他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機械化部隊。
尤其是普,美兩國。
王奉話歸正題:“據我所知,快速挺進戰術,顧名思義,其實就是快速突擊穿插。”
“由騎兵聯隊,戰車中隊組成的機動部隊,僅攜帶三日口糧,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快速向目的地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