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軍事委員會軍訓部次長,同時兼任中央軍校教育長,職能范圍很廣——統籌全國軍事訓練事務,制定軍官教育大綱,協調各戰區訓練計劃。
聽上去挺唬人的。
實際上沒啥大用。
除了絕對嫡系之外,基本沒有人會聽他的安排。
記得幾個月前,軍訓部還給自己發了一封電報,要求當時的華北戰斗群按照既定的方式訓練。
那封電報只掃了一眼,就被謝爾蓋拿去擦皮鞋了。
所謂的軍訓部次長,妥妥的虛職一個。
若是論起權力,恐怕還不如一個地方軍團長。
教育長倒是有些用,常凱申雖然是校長,但并不參與實際管理,只在各種重要活動上露個臉,念上幾篇演講稿。
軍校實際的日常運作。
都是教育長來負責。
中央軍校每年這么多畢業生,或多或少都能和陳繼承搭上關系。
也算是門生故吏遍布全國,桃李滿天下了。
趙方遠:“是!”
對于這活也是輕車熟路了,每次中央發了的電報,除了幾封較為關鍵的以外。
那些無關痛癢的,都是由他來代為回復。
次數一多,趙方遠已經總結出經驗了。
吩咐好一切后,王奉坐在椅子上。
暗暗思索未來的山城之行。
這個所謂的教務處長,他一直沒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到中央軍校任職,不過是去山城的一個借口罷了。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他也明白。
記憶中,閻老西,李宗仁這些地方軍頭,都曾被常凱申邀請前往首都過。
最后的結果是幾人都去了。
相安無事。
從整體情況上看,現在這個時間點,常凱申還沒有那個膽子,敢軟禁或者拘留這些地方上的司令要員,抗日英雄。
那無異于是自掘墳墓。
武漢會戰在即,亡國的危險仍未消除。
就算是常凱申,也不得不收起“攘外必先安內”的大旗。
老老實實打日本鬼子。
從過往的記憶來看,常凱申動歪心思的時間點,大概在武漢會戰結束,戰局進入相持階段后開始。
因此現在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是自己唯一一次安全往來山城的機會。
務必要把握住了!
“首先要解決的,還是外交問題”王奉指關節輕輕敲打桌面,嘴里小聲呢喃。
“最好是能取得和美蘇的直接聯系。”
王奉心里想著。
在外交上,最講究的無非就是“名正言順”。
就拿美國來說,雖然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立了不少辦事處,但真正能和羅斯福對上話的。
只有高坐山城的常凱申。
諸如李宗仁,閻老西,龍云等人,也沒權力直接對美,蘇發起外交照會。
若是中原大戰時期還好。
各路軍閥都暗戳戳的和西方列強保持聯系。
可今時不同往日了。
統一戰場形成,民族戰爭爆發,列強只認一個中央政府。
和其他軍閥直接撇清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