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晉造1938型155毫米加榴炮,陳旅長,你看怎么樣?”
這是第一火炮廠的最新眼研制成果,已經是量產型號了,仿制法國施耐德m1928式155毫米榴彈炮,和日本的96式150毫米榴彈炮差不多,幾乎可以說是師出同門,比德國的榴彈炮更輕,當然射程也近。
即便在設計時著重提高了射程,也僅用13.4公里。
但也遠超日制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12公里的射程。
同時采用了分裝式炮彈,顧名思義,就是將火藥分裝在四個藥包里,制造成本更低,同時因為裝藥包增大,在實戰中的威力遠超日制九六式榴彈炮。
機動性也還算可以。
由于增大口徑,戰斗全重到達了八噸,是九六式榴彈炮的兩倍。
為了抵消這一部分負面影響,設計人員下了不少功夫,在運輸時可以拆分成炮架和炮管兩組,由騾馬牽引,即便在路況較差的情況下,也能做到每小時八公里的時速。
陳旅長伸手撫摸著炮架,眼神中愛惜之色都快要溢出來了:“這炮真不錯,真不錯!”
“有此利器,何愁日寇不滅啊!”
王奉看向趙方遠:“試射兩發,給陳旅長聽聽響!”
趙方遠敬了個禮:“是!”
王奉回過頭:“陳旅長,李參謀,還請二位移步到后方觀看。”
陳旅長點點頭:“我老早就聽說你們守備軍能自產武器,李云龍還經常和我抱怨,繳獲來的三八式步槍,沒有你們的二四式步槍好用,哈哈哈!”
李參謀:“可不是嘛,現在這李云龍的嘴,算是被你們給養叼了,王長官,這你可得負責啊!”
王奉反應過來。
好家伙,原來是話里有話啊!
“好說好說,只要合作的事談好了,這一切都好說!”
陳旅長笑了笑,站到坡上向遠處眺望:
“王長官,這大口徑重炮,其實我們八路軍也有兩門。”
王奉挑了挑眉毛:“哦?”
八路軍還有重炮?
什么情況?
陳旅長:“當初太原會戰結束后,晉綏軍士氣一落千丈,部隊都跑到了晉南,有的甚至直接跑到了呂梁山區里,原本的攻堅利器,此刻卻成了累贅,干脆直接將十余門重炮推進了滹沱河里。”
“我部聽聞此事后,立刻派部隊前去打撈,最后竟撈出了十門火炮!”
王奉點點頭,當初好像確實有這么回事。
潰兵四散奔逃,滹沱河里有大炮的事自然也就不脛而走。
但由于那會兒搶奪了太原兵工廠的生產設備,急著回長治,加之與滹沱河距離甚遠,就并未過多在意此事。
沒想到那些大炮,最后竟被八路軍撈走了。
“那可就要恭喜貴部了!”
陳旅長卻嘆了口氣:“唉,打撈上來的十門火炮里,有兩門太原兵工廠生產的150毫米重炮,只可惜受損嚴重,又因配件不足而無法使用。”
王奉故作疑問:“用不了?”
按理來說,這些都屬于軍事機密,今天在這個場合,對方開口提及此事,不禁讓人有些懷疑動機啊!
陳旅長點點頭:“那兩門150毫米重炮受損還算輕一些,最主要的還是剩下的八門75毫米山炮,估計是要大修了。”
王奉皺眉。
火炮大修?
該不會是要算進一會兒的談判條件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