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人敢站在他的身前,周圍人立馬后退一步,確保常凱申邁入房門的第一眼,就能看到站姿挺拔的王長官。
這場宴會到底誰才是主角,在場中官員都能分得清。
伴隨著軍靴聲由遠及近,常凱申在一隊衛兵的簇擁下,大步走進宴會廳內。
“委座好!”
所有人不管是不是軍人,都立馬抬手敬禮。
常凱申環視一圈,目光在王奉的身上,短暫停留片刻后便抽離出來。
王奉心中毫無波瀾。
在常凱申進來的時候,他立刻那視角切換到俯瞰面板上,和汪精衛等人不同,他是“藍點”。
目前還是可以值得“信賴”的友方。
當然,以后就不一定了。
常凱申抬手示意,昂首在眾人面前走過,當路過王奉身前時,卻停下了腳步。
王奉:“委座。”
常凱申雙手搭在拐杖上,目光來回審視:
“王奉,直到今日,你都不愿意稱我一聲校長。”
他說話聲音很小,加之王奉和其他官員間隔較遠,基本上沒人能聽得清這句話。
王奉一愣:“卑職尚在黃埔時,無不謹記委座教誨,但學生現已畢業,為國之將領.”
“不錯。”
常凱申面無表情,讓人開不出喜怒哀樂,輕聲撂下兩個字,隨后便扭頭離去。
王奉看向他轉身離去的背影,眉頭皺得更緊。
這算是和常凱申的第二次見面。
第一次是在歸德,上午開完了會議,懲辦了韓復渠,下午就把自己和李宗仁,白崇禧,程潛叫到行轅,秘密開了個小會。
名義上是在討論地方軍政分權的事。
暗地里卻在用所謂的“三姓家奴呂奉先”來敲打自己。
這是第二次。
并不愉快。
但常凱申不愧是委員長,位子站得越高,越怕在眾人丟臉,能像他這樣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也確實不容易。
身后。
孔祥熙,陳誠等人看著王奉的背影,私下議論。
“剛才委座說什么了?”
“沒聽清,樂團聲太大了。”
“你聽清了嗎?”
“沒有沒有!”
常凱申走到臺上,清了清嗓子。
眾人立馬整齊劃一的轉過身。
王奉沒有絲毫的不自然,也跟著轉動身子,看向臺上的常凱申。
今天的宴會并不帶有很明顯的政治性。
從流程安排上看,就是一場接風洗塵的歡迎宴席,目的很單純,
常凱申在臺上隨便講了一些。
現場的人數有些駁雜,但凡是在這山城有頭有臉的官員,軍官都來了,甚至還摻雜著一些三教九流,這種情況下的發言,更沒有什么可以聽的必要。
基本都是車轱轆話。
通俗點講,就是走個過場。
王奉隨便聽了兩句,就走到餐桌旁大快朵頤起來。
這些山珍海味,他在長治的時候都舍不得吃,為了勻出更多的軍費打鬼子,整個守備軍從上到下,幾乎所有高級將官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吃的也就比普通士兵好一些。
——————————
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