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常凱申的這個特點,陳繼承可是太了解了。
他也算是中央軍里的堅持嫡系了。
1936年的時候,調任豫鄂陜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西安事變時,和常凱申一起參加了“睡衣登山大賽”,被張學良的東北軍追到了驪山上,也算是一起吃過苦的了。
見王奉走出來,他立馬上前:“王長官吶!”
“你剛才教給學生們的”
王奉側目,毫不留情的打斷了他的話:“怎么了陳長官,王某說的有什么不妥嗎?”
陳繼承頓時語塞。
對常凱申“微操”一事,全軍上下就沒有不反感的,這幾乎是大家不必言說的共鳴,要說有什么不妥,那確實沒有。
但在中央軍校里給學生們講這些
王奉笑了笑:“這課也講完了,不知接下來陳長官有什么安排?”
陳繼承:“抱歉王長官,接下來我有些公事,暫時失陪了,等改日你我二人再好好一敘。”、
王奉低頭看了眼時間——15:23。
還早。
可惜的是這一趟沒遇上蘇聯教官。
得想個辦法,和蘇聯大使搭上關系。
最好還是正當理由。
山城遍地都是各方勢力的眼線,自己這會兒正處在風口浪尖上,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暗處直勾勾的盯著。
王奉故作為難:“陳長官,我這初來乍到,也不知道教學工作從何處開展,還得麻煩你安排一下具體任務。”
最近也沒什么事,先在軍校待兩天,這里蘇聯教官這么多,還采用大量的蘇式教學用具,只要稍微留意,不怕和蘇聯人沒有交集。
陳繼承想了想:“王長官,還真有一件事需要你去處理!”
王奉:“但說無妨!”
陳繼承:“其實就是我現在要去忙的事,上個月蘇聯援助了一批武器,三千支莫辛納甘,還有二十萬子彈,專供軍校用的,但由于種種原因,這批武器遲遲沒有到貨,我已經約好了時間,傍晚去會見蘇聯大使奧萊斯基。”
王奉一聽有些激動,真是打了瞌睡就來枕頭,剛才還在為這件事發愁,立馬就有了解決辦法。
“陳長官,這既然是我的分內之責,那還是由我來去會見蘇聯大使吧!”
陳繼承皺眉。
關于教學用具的事,確實應該由教務處長來管,但問題在于此次會面,見的是蘇聯大使,一個軍校教務處長,恐怕在傲慢的斯拉夫人眼里,沒什么實際份量。
這事估計談不下來。
之前幾次,他都是以軍事訓練部次長的身份,去會見蘇聯大使。
剛想要婉言拒絕,轉念一想王奉現在的身份,官民兩界公認的抗日名將,或許他去商談此事更加合適。
陳繼承:“那就有勞王長官了!”
見自己的目的達成,王奉嘴角微微上揚:“不必客氣!”
————————————
從軍校走出后,王奉立馬坐上了吉普車,張虎坐在副駕駛上,從扶手箱處掏出個文件袋:
“長官,東西都在里面呢!”
王奉接過后小心翼翼地打開,將里面的一沓資料打開,細致的翻閱了個遍。
這些東西,是內務部搜集來的一些資料,大致內容都是日本近期在東北邊境上的一些“小動作”。
記得在徐州會戰之后,日本和蘇聯在中朝邊境爆發了一次軍事沖突,即“張鼓峰事件”。
雙方參戰的規模還不小。
日本出動了駐朝鮮軍和關東軍,兵力達到了7000多人,此外還調動了37門火炮。
蘇聯方面更甚,在戰斗行動地域集結了1.5萬余人、237門火炮、285輛坦克。另有250架飛機支援蘇軍部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