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萊斯基一邊走著,一邊笑著說:“我在英國的泰晤日報上看到過關于您的報道,實話說,您確實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將軍,在我們使館的衛隊里,有不少小伙子都崇拜您”
王奉挑了挑眉毛:
“泰晤日報?”
奧萊斯基:“對的!”
王奉:“我只是在為了我的國家奮斗,所參加的那些戰役,決定勝負的因素并不是我,而是我的士兵們,軍隊背后的勞動人民們,如果沒有他們,再精明的戰術也執行不出來。”
奧萊斯基笑了笑:“一個謙虛的將領,更加值得人們的尊重!”
王奉訕訕一笑,山城一行,耳邊的奉承聲從來沒有斷過,心里都有些免疫了,但聽到一個外國大使吹捧自己,還真是第一次。
他剛才說泰晤日報。
難不成我的名聲已經傳到西方了?
真不知道后世會怎么評價我
穿越過來這么久,王奉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
不一會的功夫,眾人走到一個議事廳門前。
奧萊斯基轉過身,用俄語對著身后的隨從說了幾句話,只見那些人點點頭,立馬挺住了腳步,不再繼續向前走。
王奉意會,也對著張虎幾人說:“你們在這等著我。”
張虎:“是!”
隨后,奧萊斯基看向王奉,做了個“請”的手勢:
“請進!”
王奉禮貌回應:“請!”
隨后二人便并肩向議事廳走去。
這不是一場正式的外交照會,現場沒有記者,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繁瑣流程,二人坐在沙發上,直接聊起了正事。
奧萊斯基開口說:“我們承諾給你們援助的那批武器出了問題,日本頻繁的在東北邊境制造事端,運輸遇到了很大問題,估計要耽誤上幾個月了。”
王奉皺眉。
幾個月
按這個速度,等武器援助到的時候,第十三期的學生,不都已經畢業了嗎?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蘇聯人不可能為了幾千支莫辛納甘,二十萬發子彈單開一趟運輸班列,太不劃算了,因此在這一批援助物資中,肯定有撥發給前線軍隊的。
這要是耽誤了,接下來的武漢會戰,可就難打了。
這時候中蘇關系正處于一個“小蜜月期”,蘇聯對華援助的力度非常大,具體細節王奉記不太清了,有印象的數據是,蘇方至少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向國府提供了十幾個師的裝備。
王奉:“有什么解決辦法嗎?”
奧萊斯基雙手一攤:“我只是一個外交官,如何處理東北邊境的問題,還要看遠東的那些將軍們怎么做。”
王奉皺眉。
他不知道這句話是搪塞,還是真的沒有辦法。
算了,武器問題交給常凱申去操心吧,先把正事辦了再說。
王奉拿出一個筆記本,遞給了奧萊斯基。
“這是.”奧萊斯基疑惑的問。
王奉:“你應該知道,我的防區主要在山西,聽到了一點來自于北方的消息,你們在張鼓峰地區修筑工事,被日本人察覺到了,日本天皇已經下達命令,允許駐朝軍隊對你們發動攻擊”
“這里面就是詳細的證據和資料。”
說著說著,王奉嘴角勾勒出一抹難以察覺的笑容。
其實這次事件也挺可笑的,日本軍隊真是個神奇的組織,歷史上日本天皇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引發真正的日蘇戰爭,并未允許部隊進攻蘇軍。
但是下面的人根本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