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
華中衛戍司令部,前敵指揮所。
好在王奉來得及時,止住了第二十七集團軍的頹勢,避免了局勢進一步惡化。
趙方遠:“長官,內務部急電!”
王奉視角切換回現實世界:“發生什么了?”
趙方遠遞上來一封電報:“日軍在張鼓峰地區與蘇軍爆發直接性的軍事沖突,日軍第75步兵聯隊攻上峰頂,擊斃了數十名蘇軍士兵。”
王奉立馬接過電報,掃視一眼后,嘴角露出笑容:
“不錯,看來日本人已經上鉤了!”
趙方遠:“長官,據我們暗中安插的特務觀察,日軍第75步兵聯隊在占領張鼓峰后,第十九師團后續部隊在配合上出現了明顯漏洞,很有可能,這又是一次“下克上”的僭越行為。
日本陸軍高層,很有可能想要蘇聯求和,避免事態擴大。”
王奉:“他們想的太天真了,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會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想求和?蘇聯人可未必會同意!”
趙方遠:“長官高見,如此一來,日軍的注意力必定會被吸引,我們可以有更多的喘息時間了!”
王奉:“后方部隊調動的情況怎么樣?
“雖然第二十七集團軍打回去了,但是單憑他們,恐怕還不是波田支隊的對手。”
行軍作戰,士氣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客觀差距。
畢竟不是哪支部隊,都會像志愿軍那樣,用著居于劣勢的裝備,后勤,硬生生把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之外。
趙方遠:“張虎率領兩個營的士兵,去尋找先行潰敗的第二十六集團軍,如果順利的話,這支部隊在短暫休整過后,還可以繼續參加戰斗。”
王奉:“把他們調到潛山,阻擋第六師團,至少要堅守三天時間!”
三天時間
對于一個由地方民團改編過來的集團軍而言,已經足夠多了。
戰略指揮,講究的是機關算計,步步為營,他也不敢奢求第二十六集團軍,能打出什么驚為天人的戰績來。
趙方遠:“此外,第31軍,第84軍也在火速向安慶方向馳援,預計明天上午趕到。”
王奉:“太慢了,告訴他們加快速度,明天早上六點之前,各軍主力部隊務必抵達!”
趙方遠遲疑了下:“這長官,會不會太趕了?”
王奉:“目前咱們手中的部隊看上去人數眾多,是來犯日軍的數倍,但真正打起來,就憑這點兵力,還奪不回安慶,我們能做的,只有借助山川水網之地形,遲滯日軍的進攻。
“日軍擁有海軍優勢,突擊速度異常之快,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
說話間,一名作戰參謀走了進來:“報告長官,第二十七集團軍來電,該部已抵達作戰區域!”
趙方遠:“再來兩個人,在地圖上標注一下!”
作戰參謀:“是!”
不一會兒的功夫,幾名參謀官在大掛圖上,清晰的標注出了一線布防形勢。
王奉象征性的掃了一眼。
第二十七集團軍下屬了兩個軍,第20軍和第44軍。
其中第20軍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第133師負責攻占安慶軍用機場,第134師以及暫編第54師負責在外圍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