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外,不用客氣。”
其實老太太本不想來的,但她心中有個事掛著,這趙安國要是回來不走,那船上用不用阿和就無所謂了,
不過轉念一想,趙安國可是老漁民,大船回來后,三兄弟也忙不過來,如果有趙安國帶著似乎又穩妥些,這么一想好像不走也挺好。
“大國,這次回來不走了吧?”
“那可不行,省城那邊還有事呢,我要是不看著,那幫人還不得翻天。”
聽他還是要走,老太太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勸還是該附和。
“嬸子,之前阿勤也沒說過你要來,我還打算明天一早去找你呢,你來了剛好,我有件事可要求著你。”
“啥事,盡管說就是。”
“阿勤過完年就23歲了,他要還在念書這個年齡倒還不算啥,但在家可就該考慮親事了。
你十來年前也是咱村能說會道的,這事我想請嬸子幫忙出個面,你看成不?”
老太太早先就干過媒婆,但阿和父母去世后,一下子泄了氣,這樣熱鬧的事她也不接了,此刻聽趙安國這么說,當即拍手笑道:
“多好的事,你要是不嫌我老太婆口笨,我肯定應下來,我聽阿和也提過一嘴,是不是鎮上收購站那家的姑娘?”
“是啊,也是熟人,早先一起跑過船。”
聽到聊這個事,夏榮放下后廚的活,也趕過來湊熱鬧,“爹,要不你還是先請陳叔吃個飯,老太太這么冒失的去多少有些不好,畢竟陳家不認識老太太。”
趙安國的目光看向趙勤,后者道:“跟陳叔說好了,明晚過來家里吃飯。”
趙勤沒有絲毫反對他們的提議,畢竟他跟阿雪已經有了實際的進展,總要走個流程,讓阿雪能安心,
所以即便今天他老子不提這事,明天請陳叔來時,他也會提前跟老子交個底。
晚飯自然是豐盛的,在老太太面前,趙安國說話也總算變得正常,頻繁起身敬老太太酒,倒是真把對方當成了長輩。
這一點上,趙勤是相信他老子的,雖然愛吹牛,但絕對場面。
吃完后,幾人搬著小凳子,坐在后院聊天消食,等一下還要吃月餅。
“阿勤,明天陳叔過來,要不你在家里,我跟阿和出海?”
“一起出吧,到時回來早一點就行。”
“明天就出海?到時跟你們一起去看看,聽你們說出海一趟就是幾千上萬的,真有這么玄乎?”趙安國說道。
聽說他要跟著,趙平面上一喜,說不準老子看到出海有搞頭,就會留下來呢。
趙勤倒是不這么認為,讓這個老子本分的當個漁民很難的,他其實有辦法把自己老子留下來,但他還沒想好用不用這法子,等等看吧。
反正自己老子雖然已50來歲,但看上去身強力壯的,想再浪兩年,就讓他浪兩年吧。
說不準在外浪到老無病無災,真把他留在家里,就這里不舒服,那里又不痛快了。
吃月餅就是一個儀式,別說趙勤不稀罕,就連阿遠都不喜歡這玩意。
在趙勤看來,只有小時候吃的那種五仁的,里面還帶各色糖線的才是真正的月餅,現在的月餅,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