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神像也到了,挑選個良辰吉日,便可以開觀了。”
姜云看著眼前的院子,倒是心滿意足,跟隨在旁的許小剛,則笑著問道:“姐夫,咱們到時候招幾個樣貌俊俏的弟子?”
姜云搖頭起來,看著院子,說道:“小剛,我建三清觀,可不是為了斂財。”
“信仰之地,怎么能成為斂財工具呢?這是對信仰的侮辱。”
許小剛愣了愣,斂財工具?對信仰的侮辱?
這話從姜云口中說出來,總感覺味道怪怪的,他忍不住說道:“那長心寺……”
“那是和尚的信仰,和我沒關系。”
許小剛倒是很少看到姜云有如此認真的表情,不過也在旁邊提醒說:“對了,我娘親說了,你開設道觀沒問題,住還是得在咱們鎮國公府……”
許小剛清楚,自己娘是擔心,姜云萬一搬出來了,不能經常與許素問見面。
“可惜我爹遠在邊疆,否則你開觀時,他老人家能帶不少京中權貴來給你捧場。”許小剛笑呵呵的說道:“不過咱們錦衣衛衙門里,不少人都準備了賀禮呢。”
“聽說楊千戶特意給你定做了一尊佛像……”
姜云皺眉起來,說:“我這是道觀,楊千戶送佛像不太合適吧?”
“玉佛……”
姜云聞言,雙眼微微一亮:“那讓佛祖來參觀參觀,也挺好……”
“索百戶那幾位在周奕千戶手下當差的,也都說要來熱鬧熱鬧呢,也會帶上不少賀禮。”
大街之外,時不時路過的內城居民,看到后也會絡繹不絕的討論一番,好奇這所謂的三清神仙,究竟是什么樣,有什么能耐。
當然,大多數還是質疑的聲音。
雖然絕大多數人,并不信奉道尊,對道門也是無感。
但畢竟從小到大,從周圍人的耳濡目染中也知道,道門是道尊所創建。
至于其他神仙,都在道尊之下,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固有印象。
三清觀便準備就緒,只需要姜云挑選一個良辰吉日,便可以開觀。
姜云大概看了一眼時間,便決定三日后開觀。
京城之中,如此熱鬧且多人討論的事,自然也很快便傳到了蕭宇政的耳中。
皇宮御書房內,蕭宇政正喝著茶休息,馮玉在身后輕輕的給他捶肩。
蕭宇政閉著雙眼,緩緩說道:“聽說姜云那小子的道觀已經準備好了?”
“聽說是。”馮玉笑呵呵的點頭起來。
“白云觀,天青觀,清風觀都有什么反應?”蕭宇政問道。
馮玉笑呵呵的說:“天青觀的玄道子和清風觀的陽明子,都去了一趟白云觀,興許是商討此事。”
“不過姜云能開設這間道觀,是陛下點頭恩準的,他們三家即便心中不滿,又能如何。”
蕭宇政面帶幾分笑容,緩緩說道:“朕親自所寫的牌匾,送去了?”
馮玉連連點頭,沉聲說道:“恩,奴才已經親自送去,掛在門楣之上,就等揭開。”
“不錯。”
蕭宇政統治大周王朝足足二十八年,深諳平衡之道,他不喜道門教義,如今能有一個三清觀出來,和道門對峙,是他樂意看到的事情。
……
此時,天色已晚,鎮國公府內,姜云居住的院子內掛著一盞燈籠。
他正坐在燈籠下,認真的寫著表書,這是開觀儀式上,用來給三尊神像開光請神所用。
許素問則坐在她旁邊幫忙整理符紙:“開設道觀,需要用這么多符紙嗎?”
“那當然。”姜云點了點頭。
“可現在道觀只有你一個道士吧。”許素問疑惑的問道:“不應該先招一些道士?”
“人不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