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把這些錢讓戶部的人來收走,納入國庫之中!”
馮玉心里看得出,蕭宇政滿面紅光,開心的模樣,哪有半分生氣的樣子。
他咳嗽一聲,看了一眼姜云。
姜云也瞬間會意,趕忙跪在地上說道:“陛下,這錢可不能納入國庫,萬一里面有重要線索罪證怎么辦?”
“卑職認為,應該放入陛下的內帑之中,待陛下有空時,認真查看。”
蕭宇政微微皺眉,看向馮玉問:“這有些不太合適吧?畢竟是白云觀的銀子。”
馮玉笑呵呵的說道:“陛下,我認為姜總旗所說有理,這銀子說不定暗藏乾坤,就該放入內帑之中。”
入了內帑,那就是蕭宇政私人財產,想怎么花都行。
和入戶部國庫,是完全不同的。
何況這些年,內帑一直是入不敷出的狀態,雖然說收入來源很多。
譬如礦稅、關稅、鹽稅盈余部分,有時部分會被蕭宇政下令歸入內帑,但數額不會太大。
又或是各地藩王的進獻,皇莊的地租收入。
可比起開銷而言,不值一提,整座皇宮的開銷,都是由內帑支出,偶爾賞賜大臣,也是由內帑開支。
譬如上次賞賜給姜云的五十兩,就得由內帑撥款。
蕭宇政此時一臉‘為難’,只能是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行吧,姜總旗這件事做得不錯,另外白辰真人的案子,就不需要你們錦衣衛審了。”
“馮玉,你明日親自動身,前往東鎮撫司審一遭。”
“是,卑職就先行告退了。”
看著姜云轉身離去,想著內帑入賬五萬兩白銀,蕭宇政沉聲說道:“朕總算是能理解那群貪官污吏的想法了。”
“別管心里怎么想,可這一筆錢送到手中,的確很難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
內帑也的確缺錢,國庫這些年越發吃緊,就連西蜀省的旱災賑災款項,有不少也是內帑撥出。
旁邊的馮玉笑呵呵的說道:“陛下,這姜云倒是有些意思,愿意把抄來的錢,贈給陛下,說明他沒有私心,反而是一心為國的好官。”
“此事過后,晉他為百戶。”
畢竟是拿人錢財,蕭宇政總得給些好處才能說得過去。
離開皇宮的姜云,此時心里也算是踏實下來,剩下的四萬兩銀子,他也大概想好了分配方案。
此次參與抄家的,一共出動了一百五十多名東鎮撫司的錦衣衛。
一人一百兩。
這就是一萬五千兩白銀了。
剩下的兩萬五千兩,楊流年和李指揮使一人五千兩。
馮玉公公這份錢也不能少,也得送去五千兩。
另外還有五千兩給許小剛和許素問姐弟二人。
這樣算下來,自己也就只剩下五千兩白銀了。
韋懷安說得倒是沒錯。
抄家是真賺錢啊……
錦衣衛總旗,在京城也算有頭有臉的人物,月俸三十多兩,已經算是頂級高薪。
想要攢下這些銀子,得不吃不喝足足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