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將領是真不客氣。
沒有一個正眼看他,反而目光齊齊看向了許小剛。
屋內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不對勁。
劉牧云見狀,眉毛微微皺起,急忙從懷中拿出圣旨,沉聲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國公許小剛卻胡之大軍,守境有勞績,特遷為兵部侍郎。茲遣成國公段興往之,代領鎮池軍之職,欽此。”
念完這道圣旨后,劉牧云下巴微微揚起,目光落在許小剛身上,沉聲說道:“鎮國公,還不接旨謝恩?另外將鎮池軍的軍印拿出來!”
許小剛深吸了一口氣,跪在地上:“臣許小剛,謝陛下恩情!”
說完便接下這道圣旨,劉牧云把圣旨交到許小剛手上后,笑呵呵的說道:“國公爺,恭喜了,年紀輕輕,二十出頭便官至兵部侍郎,咱們周國三百余年,也沒這先例,陛下對你,可是寵愛有加。”
“按照陛下旨意,鎮國公現在就立馬回京赴任,陛下也給你準備了慶功宴。”
許小剛只能是硬著頭皮,點了點頭,隨后有些不舍的將軍印交到了成國公的手中,然后扭頭看了一眼沙盤:“段國公,眼下是進攻劍池關的關鍵時候,我走沒關系。”
“蔣叔他們也能把劍池關打回來。”
段興心中頓時有些不喜,自己好歹也算熟讀兵書,怎么打仗,還需要許小剛來教?
當然,他臉上倒是滿臉笑容,說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數。”
“恩。”許小剛說完以后,回頭看了一眼身后的眾多將領。
身旁的劉牧云便催促道:“鎮國公,啟程吧。”
“蔣叔,我先回京了。”許小剛深吸一口氣:“后面就得靠你們了。”
蔣玉博點了點頭,眾多將領也不知道該說什么,目送著許小剛離去。
待許小剛離開后,蔣玉博才說道:“行了,良川,接下來主攻……”
“等等。”段興沉著臉的上前,看了一眼沙盤,隨后問道:“如今我身為主帥,總得知道前線究竟是什么情況吧?”
“不是說已經擊退胡人大軍了嗎?怎么還在打?”
蔣玉博沉聲解釋說道:“稟報段將軍,胡人雖然退了,但劍池關還在他們手中,必須得盡快奪回。”
“這六天時間,我們已經組織起多場進攻,傷亡約在一萬人馬左右,可還是久攻不下。”
段興聞言,眉毛皺起,沉聲說道:“主攻部隊的是誰?”
人群中,叫做良川的將領站了出來,抱拳說道:“我是率領主攻的。”
“你麾下多少人?”
“五千人。”
“好,良將軍歇一歇,主攻這種事,交給我侄子吧。”段興說著,回頭看了過去。
“段玉春聽令。”
他身后,一個明顯被酒色掏空身體,臉色微白的年輕人,精神一震,雙眼放光,急忙跪在地上。
“接下來由你率領五千人馬主攻劍池關!”
“是,是伯父。”
“軍中得叫將軍。”
“是將軍!”
段玉春感激的看著伯父,自己在京城中,游手好閑,跟著伯父剛到前線,就能統領五千人馬,這也太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