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御書房內,蕭宇政坐在屋內,手中拿著一封很長的信。
是前線許小剛送來的,里面先是詳細的介紹了這一戰的成效。
三路作戰,共殲滅胡人一萬余人,其中一千騎兵被全殲,傷了多少無法統計。
而己方死了四千,傷了九千。
最關鍵的是,昨天派人夜襲,雖然被人發現,但還是燒毀了胡人大軍三分之一的糧食。
算下來,這足以算得上是一場大勝,更何況,還是鎮池軍在沒有天啟軍趕到支援的情況下,打出的戰況。
按理說,以蕭宇政的性格,當然要開心的放聲大笑一番。
但這后面,還有一個消息。
許鼎武死了。
信中,許小剛列舉種種,譬如許鼎武把胡人的情報帶了過來,自己父親并沒有投敵叛變。
希望蕭宇政能夠恢復鎮國公許鼎武的爵位和名譽。
蕭宇政當然知道許鼎武沒有叛變!
因為這本就是他一手促成的事情。
他的思緒,回到了前段時間的一個夜晚。
許鼎武深夜被單獨召見到了御書房中,蕭宇政問他:“鎮國公,咱倆老了,若是胡人大軍來犯,又該怎么辦?”
“如今西南匪患越發壯大,上下官員更是貪污橫行,如何懲治都不見效。”
“你還在時,倒是無恙,若是你哪日出了什么差池,朕擔心許小剛不能身兼重任……”
許鼎武聞言,沉聲說道:“陛下的意思是?”
蕭宇政說道:“我這有一個足以保北境十余年,甚至幾十年太平的方法,只是需要鎮國公冒些風險。”
許鼎武毫不猶豫的問道:“陛下您說說看,什么方法?”
“就是你要受些委屈。”
……
御書房中,蕭宇政眼神微動,深深嘆息:“許鼎武啊許鼎武,辛苦了啊。”
旁邊恭恭敬敬的馮玉,深吸了一口氣,低聲問道:“陛下,陛下……”
有些恍惚的蕭宇政回過神來,聽到了馮玉的提醒,他緩緩將手中的書信放下,隨后說道:“傳令吧,恢復許鼎武的名譽,將許鼎武接回京城。”
“是。”馮玉聽聞,微微點頭,隨后嘆了口氣。
“立馬挑選一些珍寶,送到鎮國公府,慰問陶月蘭一番,有任何條件,朕都應允。”
“等許鼎武回來以后,朕親自為他扶棺。”
“是。”
很快,京城之中,敲鑼打鼓,許多錦衣衛親自主動,滿城張貼告示,并且許多錦衣衛迅速騎馬出京,朝全國各地奔襲而去,將恢復許鼎武名譽的告示,張貼全國。
這么大的陣勢,也搞得許多京城百姓好奇,這是出什么大事了。
紛紛上前圍觀。
不看還好,這一看,頓時不少人都吃驚起來。
告示上清晰的寫明,鎮國公許鼎武,忠心耿耿,假意投敵,套取胡人大軍的情報……
一瞬間,京城輿論,一片嘩然。
許多許鼎武的生前好友,本已經撇清干系,聽聞此消息,一拍大腿:我早就猜到此事不可能如此簡單!老許忠心耿耿,怎么會輕易投敵?
影響最大的,還是各個戲班子,本已經排練寫好的奸臣許鼎武十樁罪的戲文,連夜刪除,趕緊請文人編寫忠義無雙鎮國公大戰北胡賊人的戲文。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