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朵、萊雅和伊莎貝爾三人商討細節。
李諾在房間內萊雅日后所需要的機械臂。
當天晚些時候,李諾三人告別萊雅,返回上巢。
三人在李諾的住處享用布蘭蒂制作的晚餐。
飯后,緹朵和伊莎貝爾在實驗室里繼續商量方案。
李諾則進入書房,坐在椅上靜靜地等待模擬結果。
模擬界面上,一行行系統文字刷新出來,舊的文字很快被新的文字覆蓋。
【真菌基因模擬實驗】
【第73194天,你進行第42515次實驗。】
【本次實驗中,你使用與“繁殖”有關的獸人真菌基因片段作為實驗對象。】
【你使用的基因編輯工具是“tdd-ie-1311”人工核酸酶技術。】
【你使用的表達載體是“cvcpse-abb-15”酵母菌。】
【基因編輯工作開始。】
【…】
三個省略號過后,模擬界面上出現大量與操作步驟有關的信息。
基因編輯的操作步驟是機械化的,可以跳過不看。
等操作結束后,直接查看結果即可。
比較關鍵的地方是基因編輯的表達載體。
李諾所選用的表達載體,是他用真菌栽培模擬制作出來的酵母菌。
無論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后,酵母菌在生物技術領域都是常用的宿主細胞。
這種單細胞的真核生物結構簡單,生長速度快,易于培養。
生物結構簡單,意味著酵母菌本身的基因片段對基因編輯實驗的影響較小。
生長速度快,實驗者無需等待太長時間,基因編輯的效果便能在酵母菌上表達出來。
使用市面上的酵母菌的話,可能得等上十天才能見到基因編輯的效果,運氣不好,等上三四十天也是有可能的。
李諾使用的cvcpse-abb-15酵母菌就不一樣了,它的表達速度很快,一般不會超過十天。
無形之中,使用此酵母菌進行基因編輯的效率提升了好幾倍。
短期內來說,不太可能出現比此酵母菌更優異的基因編輯表達載體。
【你使用鋰鹽處理酵母菌細胞,使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從而便于表達載體進入細胞。】
【表達載體已導入酵母菌。】
【你安靜地等待酵母菌表達基因編輯的效果。】
【…】
系統界面上出現全息顯微鏡的畫面。
畫面中,一個孤獨的酵母菌正在培養基里成長發育。
可能是受技師小子的真菌基因片段影響,酵母菌的顏色由透明向淺綠色轉變。
在通體變成淺綠色后,酵母菌轉而進行無性繁殖,數量由一個變成兩個,再由兩個變成四個…
漸漸的,原本孤零零的酵母菌繁衍成了指甲蓋大小的淺綠色菌落。
菌落的擴張速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放緩,最終停止擴張。
李諾的心跳加快數分。
全息顯微鏡畫面里的菌落不動了!
它停止擴張了!
這正是李諾夢寐以求的畫面。
獸人沒有性別之分,它們是典型的無性繁殖。
這種繁殖能力由獸人的真菌基因片段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