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版圖劃分是按照空間尺度來的。
在銀河系平面圖上,泰拉所在的中央區域名為太陽星域。
太陽星域以北為朦朧星域,以南為風暴星域,以西為太平星域,以東是遠東星域。
星域之下是星區。
星區是一個邊長為200光年的立方體區域。
星區之下是次星區,但次星區和次星區之間一般不挨著,這一點和古泰拉時期的“省份”不一樣。
一個省的邊界,往往是另一個省的邊界。
但在星際背景下,次星區與次星區之間,是以光年為單位的閑置地帶,可能存在一個或幾百個暫未開發的恒星系。
大遠征將失落的人類世界納入版圖,以每個人類世界為圓心,周圍10到20光年構成一個次星區。
沒有人類世界的地方,要么沒有誕生生命,要么是異形的地盤。
所以,人類帝國看上去很廣袤,其實千瘡百孔,到處都是沒有被充分利用的閑置地帶。
艾皮邁特星位于ss-01-05次星區,ss-01星區,太陽星域。
出現瘟疫的星區是尼德萊文星區,位于朦朧星域最南端,與太陽星域接壤。
為什么有的星區的名字是字母和數字,有的是具體的單詞呢?
這就涉及到總督的升遷路徑了。
李諾未來會成為艾皮邁特星的總督,即星球總督。
星球總督之上為次星區總督和星區總督。
某個次星區每年上交的物資稅總額超過1000億王座幣,內務部會在該次星區設立次星區總督一職。
次星區里若是只有一個星球總督,那么此人便自動晉升次星區總督。
存在多名星球總督時,繳稅最多的上崗。
同理,從次星區總督晉升到星區總督,要求此人承擔了這片星區里至少一半的物資稅。
如果哪個星區里有人成功晉升為星區總督,他的姓氏就會取代星區原本的代號。
艾皮邁特所在的星區尚未出現星區總督,因此星區的名字是由字母與數字組成的代號。
爆發瘟疫的星區被星區總督尼德萊文統治,因而以他的姓氏命名。
星球總督成為星區總督的思路很簡單,總結起來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買”。
在保障什一稅正常繳納的前提下,用王座幣購買星區內暫未開發的星球。
買買買,不斷地買,最終把星區中一半以上,有開發價值的星球收入囊中,就能成為星區總督了。
這個過程有點像是穿越前的“土地兼并”。
事實上,在戰錘世界的背景下,它比“土地兼并”更為野蠻。
現任的尼德萊文星區總督是尼德萊文十五世。
從一世到十五世,尼德萊文家族的擴張全都依賴于處理輻射廢料。
他們向產出輻射廢料的帝國世界收取可觀的費用,準許對方把輻射廢料發射到自家的恒星上。
恒星吞噬輻射廢料,漸漸從健康的恒星轉化為有毒恒星,尼德萊文家族的錢包同步鼓脹。
他們在處理輻射廢料的交易中,感悟到了快速賺錢的真諦。
輻射廢料排放速度越快,自己賺錢的速度越快,領地擴張越迅速。
至于由此造成的大量有毒恒星,沒關系的,不用擔心,巢都世界的外殼足以將有毒恒星的輻射擋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