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分鐘后,李諾看完飲骨者的基因模板,涌動的思緒平復下來。
放在他面前的消息有兩個,一個好,一個壞。
好消息是,基因純度達到80%后,類飲骨者可以提供3種菌能力。
它們分別是精神網絡、飲骨術、奴役術。
精神網絡不用多說,懂的都懂。
飲骨術有點厲害,它的效果是強制抽取目標的脊髓,快速修復自己的傷勢,直到把目標活活抽死為止。
奴役術更是霸道,它可以將生命體強制轉化成自己的奴仆。
三種菌能力一個比一個強,但壞消息是,三種菌能力的解鎖難度很高。
類飲骨者的基因純度達到80%,解鎖精神網絡。
達到90%,解鎖飲骨術。
達到95%,解鎖奴役術。
從90%到95%,只提高了5個百分點,但其中的難度可以用天塹來形容。
相信不少云錘玩家曾對同一個問題感到疑惑:
為什么40k時代的藥劑師會為基因種子的純度降低感到頭疼?
純度降低的話,把基因種子的雜質剔除不就好了。
雜質減少,純度自然就上去了,不是嗎?
其實并非如此。
雜質剔除后,雜質原先所在的基因片段是空白的,上面沒有任何基因編碼,因而基因種子的純度不會上升。
提升基因種子的唯一方法是,根據完美的基因模板對現有的基因種子進行正向的編輯工作。
戰錘的40k時代,原體的基因模板基本丟失。
藥劑師只能參照純度最高的基因種子來制作新的種子。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
基因模板的表達載體本身,也會含有一定的基因片段。
李諾選用的表達載體是自己研發的酵母菌——cvcpse-abb-15。
這種酵母菌的基因片段很簡潔,只具備酵母菌代謝所需要的基礎功能。
但即便如此,以這種酵母菌為表達載體所制作的類飲骨者,也僅有39%的基因純度。
星際戰士的基因種子更為復雜。
藥劑師復刻基因種子的時候,新的基因種子的純度也必然會降低。
由此就會出現令戰團藥劑師頭疼的現象:
基因種子的純度呈現出只減不增的大趨勢。
為了對抗純度的下降問題,到了40k時代,各個戰團廣泛采用極限戰士的基因種子。
一方面,基里曼作為原體,并未像投混,也沒有失蹤,可以穩定產出基因模板。
另一方iman,極限戰士的基因種子純度很穩定,只有直接遭受輻射和混沌腐化時才會降低。
這側面說明,制作極限戰士基因種子的表達載體近乎完美。
這種表達載體不但能把基里曼的基因模板充分表達出來,還能為其提供額外的“抗性”,保證它不會輕易被篡改基因片段。
李諾想到了兩個提升類飲骨者基因純度的思路。
第一,使用真菌模擬功能,發現基因表達能力更強的酵母菌,以此提升類飲骨者的基因純度。
第二,和極限戰士搭上線,想辦法把他們用于制作基因種子的表達載體搞到手。
第一個思路沒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