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艾隆抱著大玻璃罐回來,罐子里飄著十幾顆散發藍紫光芒的孢子。
飲骨者的寄生孢子本身沒有視覺、嗅覺、觸覺這些感官,純粹依靠外膜上的絨毛來識別接觸對象是否為生命體、是否能寄生。
李諾只要不直接觸碰孢子,就不會被飲骨者發現自己開展了研究工作。
他隔著罐子的玻璃,用目光鎖定孢子,發動系統的模擬功能。
【你以飲骨者的寄生孢子為實驗對象,開展代謝產物的模擬實驗。】
【第1天】
【你使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對實驗對象進行分離和純化,獲得15份實驗樣本。】
【你推測代謝產物具備脂溶性,因此選用乙酸乙酯來提取代謝產物。】
【第2天】
【你利用薄層色譜法對代謝產物進行分離純化,獲得了15份代謝產物樣本。】
【你使用質譜儀測定代謝產物的分子量。測定結果表明,這是一種磷酸酯類大分子化合物,與此前發現的同類化合物具備30%的相似度。】
果然是這樣。
飲骨者改變了自己的代謝產物。
李諾暗自點頭,開啟新的模擬。
這次他同時使用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謝產物的測定方法,對新的代謝產物展開實驗。
時間在模擬和清理寄生孢子中流逝。
當兩艘船上的隱患全部被抹除,模擬實驗也有了結果。
在看到最終結果時,李諾對飲骨者生出了更多的忌憚。
它們的新式代謝產物多出了烴基,因此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
具體是脂溶性,還是水溶性,要看分子結構。
代謝產物的烴基多一些,則表現為脂溶性。
磷酸基團多一些,則表現為水溶性。
經過進一步模擬后,李諾發現:
飲骨者以脂肪為食時,代謝產物具有更多的烴基,表現出脂溶性。
以脊髓和肌肉為食時,代謝產物有更多的磷酸基團,表現出水溶性。
飲骨者可以自由選擇食物,改變自己代謝產物的分子式,規避不同種類的掃描器。
這種發生在微觀層面的變化,很難被人們察覺到。
還好自打知道飲骨者后,李諾就十分注重預防工作,不然肯定會遭殃。
他結算模擬,把新的代謝產物分子結構存下來,標記為“2代飲骨者代謝物”。
再次發動真菌模擬,把2代代謝物的分子結構寫進酵母卡帶。
將卡帶插進找東東器的卡槽,更新找東東器的數據庫。
數據剛一更新完,找東東器就發現了玻璃罐里的孢子,立即發出高亢的報警聲:
“飲骨者摸進俺們的老巢啦!快把它們干掉!別讓它們吸了你的骨頭!”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