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祭捏?”野獸在門前停下腳步,好奇地看向屋內,只見到一個背對著房門抖動身體的背影,“他在嘎哈啊?”
“俺也不知道。”扎爾格撓撓頭,“俺只聽到什么發財啦,俺不是在做夢吧,這也太爽啦之類的詞。可能巫祭大大又有什么哇塞的新點子吧。”
“咳咳。”
李諾聽到門口的動靜,將手里的真菌收進真菌倉庫,擦了下嘴角轉過身:
“咋了,野獸?有要緊事嗎?”
野獸和巫祭交換一下眼神,確認現在占據巫祭身體的是自家老大,立馬咧嘴笑道:
“老大,俺有個好消息。彭帕那小子發現冉丹聯盟的地盤了。”
“哦,是嗎?”李諾面色一整,提起法杖走向房門,“走,俺們過去看看。冉丹聯盟距離俺們這里有多遠?”
“大概有五千多光年。”
五千多光年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在星炬的光照范圍內,五千光年最快兩個月就能走完。
可銀河系以外的地方沒有星炬,也見不到星炬的光芒,冉丹聯盟能多久抵達銀河系,還得看它們的超光速航行技術是否靠譜。
如果這么多年里,星際航行技術沒有革新,冉丹聯盟的超光速航行手段應該還是“亞空間跳躍加三角定位法”。
這種星際航行技術適用于沒有星炬指引的星空。
通俗來說是這樣的:
每進行一段不超過100光年的亞空間航行后,艦船進入實體宇宙空間,通過計算“初始點位”、“終止點位”和“目的地”這三個點位的坐標信息,來確認自己有沒有偏離航道。
行商浪人在擴區里遇上星炬光芒失蹤的情況時,采用的就是這種航行方法。
理論上來說,冉丹聯盟連續進行50次短途跳躍和三角定位,就能回到銀河系。
但這是理論上。
在實踐的過程中,冉丹聯盟的艦隊大概率會在亞空間內迷失。
它們出現的地點可能會嚴重偏離航道,它們出現的時間點可能是出發時的一年后、一年前,甚至是十幾年后、十幾年前。
畢竟,亞空間的時間流速不是線性的,通過亞空間航行穿越回到過去,或者是穿越到更遠的未來也不是不可能。
據說有個獸人軍閥老大曾穿越到過去,遇到幾分鐘前的自己。
兩個“軍閥老大”手里都拿著自己最喜歡的武器。
于是,他們倆為了同時擁有兩把最喜歡的武器,進行殊死搏斗。
這個簡單的小例子,足以說明亞空間有多么奇妙。
李諾乘坐咔噠運載機飛到鋼錠號,步入艦橋。
彭帕泡在羊水罐里,看到巫祭后嘿笑起來:
“巫祭大大,俺確定那里是蠕蟲人的地盤。你看,這是俺畫出來的點點圖。”
蠕蟲人是冉丹人的統稱,因冉丹聯盟的主要成員為蠕蟲生命體而得名。
這種生命體的生理結構非常奇特。
幾千條蠕蟲聚在一塊能組成一個類人生物。
分散開來時,它們又像是蟑螂一樣到處亂爬,而且智商還不低,懂得如何隱藏自己,避開敵人的追殺。
它們通過交換體液來傳輸信息。
體液中蘊含信息素、神經遞質、激素、刺激源等物質。
這種信息傳輸方式有點慢,但高保真,易存儲,保密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