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請星際戰士軍團幫忙討伐獸人呢?
可以是可以,但要滿足一定的先決條件。
星際戰士軍團內部有作戰計劃,空閑的戰團或連隊可以承接戰斗任務。
一支連隊二百人,戰團一般是五個連隊,合計一千人。
剿滅一支獸人軍閥可能需要一整支星際戰士戰團,獸人部落則與星際戰士連隊對等。
不過就和先前所說的一樣,只有空閑的戰團與連隊能承接額外的戰斗任務。
大遠征背景下,不存在“空閑”一說。
李諾只能放棄向帝國軍務部申請星際戰士介入的想法,轉而向帝國軍尋求幫助。
太陽軍是首選。
太陽軍目前正在朦朧星域內平叛,估計要到明年年初才能騰出手,剿滅艾皮邁特次星區里的獸人。
暫時把討伐獸人的事情放到一邊,李諾和兩位專業人士討論了一下次星區的開發計劃。
礦產星球22顆,分布在多個雙星系統中,地表炎熱,空氣干燥,常年被沙塵暴籠罩。
這22顆星球的開發工作極為困難,需要派遣機械賢者深入地下,建立前哨站,收集大氣數據、考察地質地貌。
完成前期的考察工作后,機械教會想辦法改良礦產星球的氣候。
例如,用某種氣象武器干擾沙塵暴,使其暫時中止或者減緩風速,給建設軌道塔爭取時間。
22顆礦產星球預估礦產資源總價值為400萬億王座幣,帝國內務部對每顆星球的報價10億王座幣起步。
李諾向內務部支付10億王座幣,即可將其中礦產資源最少的那顆星球收入名下,獲取其所有權、控制權和處置權,合理合法地進行開發。
以這顆星球為例。
它的售價為10億,軌道塔、城區和工業區的建造成本為35億,人口遷移成本3億,貨運艦船采購成本0.8億,合計總成本48.8億。
建設周期為5年。
從第6年開始出產礦物。
第6年的礦物產值預估為100億。
當年的生產、物流和民生成本合計3億。
礦業世界和農業世界的什一稅等級為第一等特級,也就是最高的檔次。
在這個檔次上,物資稅稅率為95%,是的沒錯,是95%,不是5%,星球產出的礦產的95%上交內務部,礦業世界的總督只能留下5%。
這就是為什么一顆礦產資源總值超過10萬億的星球,內務部只賣10億的原因。
帝國內務部低價出售星球,任命總督進行開發,收取高額的物資稅,間接獲取星球開發成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礦業世界的物資稅才是總督為購買星球所支付的貨款,最開始支付的10億只是為了購買一張開發許可證。
回到正題。
第6年,礦物產值預估為100億,成本3億,物資稅95億,可供總督自由支配的王座幣為5億王座幣。
后續的每一年,礦物產值、成本和物資稅平均上漲15%,每7年翻一倍。
巢都世界、農業世界的開發過程與礦業世界類似。
鑄造世界與花園世界的建設權不向總督開方。
艾皮邁特次星區范圍內,高價值星球一共有50顆,使其中的25顆星球開始繳納物資稅,李諾就能名正言順地成為次星區總督。
粗略估算一下,沒有30年的時間,不可能達成這一基本要求。
30年后是,荷魯斯叛亂早已開始。
次星區不管被開發成什么樣,都有極大概率被戰亂摧毀。
李諾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絕非成為次星區總督,而是讓自己這具人類軀體活下去,撐到荷魯斯叛亂結束后的中興時代。
至于中興時代后的雙教時代怎么辦,以后再說吧,說不定自己那時候早就通過真菌模擬實現永生,躲到網道里建設自己的帕魯帝國了。
所以,自己應該率先開發哪顆星球,又如何使用手頭的海量現金,還需要從長計議,細細考量。
“感謝二位,我會通過泰拉的銀行向第915號遠征隊支付勘探費用的尾款。”
李諾起身送客,讓總督特工護送佩拉奇和艾爾薇前往軌道塔。
今天的剩余時間在思考開發計劃中度過。
轉眼間,夕陽降臨,人造太陽光變為金燦燦的落日余暉,夜光蒙版漸漸遮住人造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