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網道小惡魔。
它的死毫無價值。
哦不,還是有一丁點價值的。
它為李諾正在編纂的《網道生態學》增添了一頁紙。
與魅魔發生的交流并未打亂作戰計劃,后續的三個夜晚在掃蕩群魔中度過。
第四天晚上,帕魯星球的地下船塢內。
具備成長性的特種巡洋艦新鮮出爐。
李諾附身巫祭小子,親手將帕魯軍閥的第二臺網道訪問器安裝到巡洋艦上。
同一天,被命名為扳手號的特種巡洋艦啟航。
它通過網道節點星辰之橋-t63-01a18,抵達網道樞紐空間,與偵察艦成功匯合。
扳手號的指揮官來自鋼鐵勇士部落,名叫扎達。
他既是艾隆的親衛,也是一名技師小子,非常擅長構筑陣地。
李諾以巫祭的身份命令扎達接手掃蕩惡魔的工作。
扎達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根本就沒考慮過身處現實宇宙的巫祭,為何能知曉網道里的狀況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巫祭大大就是搞毛二哥手下的頭號馬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網道內的情況了如指掌實屬正常。
就這樣,扎達率領扳手號承接偵察艦的工作,先清理惡魔,再修建前哨站。
李諾將視角切回偵察艦,繼續探索網道節點。
網道樞紐有5個可以用的節點。
其中1個被色孽腐化,節點大門上出現了紫色的能量流蘇和一條1公里長的裂隙。
其余4個節點是健康的。
星辰之橋-t63-01a18是其中1個,另外3個節點分別通往亞空間生物墳場、網道城市,和編號為t42-03a54的網道樞紐。
李諾指揮偵察艦依次進入這3個節點,探明里面的情況。
亞空間生物墳場是個直徑超過1億公里的巨大空間,里面飄浮著許許多多亞空間生物標本。
標本占據了一半以上的空間,標本與標本之間的間隔成為了艦船航行的道路,而這些道路又和標本一起組成了極其復雜的三維迷宮。
李諾在其中觀測到許多惡魔的生命信號。
出于謹慎,他稍微觀察一下墳場后就退了出來。
他的第二站是網道城市廢墟。
數不盡的碎石塊與塵埃懸停在真空當中,構成了一座蓬松的廢墟。
廢墟深處有惡魔的生命信號,而且比較強烈。
在更遠的地方,靈能小子發現了被色孽腐化的網道節點。
同樣出于謹慎,李諾沒有深入其中,轉而前往t42-03a54號網道樞紐。
這里的的情況比t63-01a18好上不少。
沒有出現被腐化的節點,也不存在惡魔,被系統標記為“安全”的節點占多數。
探路的過程注定危險而又枯燥,李諾沉浸其中,偶爾激活菌能力-精神網絡,隔空觀察扳手號與走地雞的戰斗。
如此這般度過大半個晚上,偵察艦的點點圖上出現了一份網道地圖。
研究生階段的學術經歷,培養李諾對數字、字母和排序的敏感性。
通過對網道地圖的分析,他敏銳地發現了一定的規律。
第一,t開頭的節點,均通往網道樞紐。
n開頭的對應網道城市,a對應古圣的軍事堡壘,b是單晶體生產基地,p為古圣的科技資料庫,v是亞空間生物墳場。
第二,網道樞紐和網道城市周圍,存在與現實宇宙相連的網道節點。
第三,越靠近恐懼之眼,網道節點的腐化程度越嚴重。
李諾先后進出十幾個連通現實宇宙的網道節點,確認這一現象普遍存在。
第四,網道編號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