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祭臺的中央。
周圍符光縈繞,朱魚一動不動。
以他對“乾清符道”的理解,竟然看不明白周圍的符文,這還是他潛心研究“乾清符道”以來的第一次。
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要知道黑暗森林就是節點,節點就是黑暗森林。
當一方黑暗森林被毀滅,其節點信息消失,而整個虛幻的世界便化為原型。
因為黑暗森林本就是虛擬,不存在的。
所謂毀滅,就是所有的幻象消失,重新變成了不規則的符文。
而這些不規則的符文構成就是祭臺圖案。
可是現在,在一方祭臺圖案之中,朱魚竟然發現了節點的信息,而且還能夠開啟節點。
這怎么可能?
安靜的坐在祭臺的正中央,朱魚想到了一種可能。
那就是兩塊黑暗森林合并在一起。
最可能的是在黑暗森林之中再推演出一個新的黑暗森林。
這樣一來,當外面的黑暗森林被毀滅,成為了一個祭臺圖案之后,里面的黑暗森林卻依舊存在。
可是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那一方黑暗森林會完全封閉孤立,永遠也和諸天世界和天域再無聯系?
這就好比倘若諸天世界三千大世界,八百旁門世界全部化作了一個圖案了,世界已經不復存在了。
可是偏偏,在這圖案之中還有一個世界是存在的,是沒有被毀滅的。
那這個世界究竟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話,這個世界又會在哪里?
一想到這種可能。就會讓人很頭疼。
因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世界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形式的存在的?
一個簡單的祭臺圖案之中,就存在一個封閉的世界。
那豈不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世界?
天地之間,任何一個極小的塵埃之中都可能隱藏著不可思議的龐大世界?
如果這個祭臺圖案之中,真還存在一個世界的話。
那個世界是不可能能夠尋找到通向諸天世界的道路的。
因為這個世界就在平面的圖畫中,其可能只是這個圖案中極不起眼的一個小點兒而已。
試想。如果一個人用毛筆在宣紙上點一個點兒,那個點兒中就有一個極其龐大的世界。
那那個龐大的世界又怎么能脫離那個點兒知道點兒外面的世界?
既然如此。
朱魚不由得想到了自己身處的茫茫宇宙。
宇宙無邊無際,極其龐大,宇宙中包含有諸天世界,包含有天域,包含有魔域,包含有妖域,還有佛界。
可是再大的宇宙,也有邊界。那邊界之外又是什么?
是不是自己身處的宇宙也就在一幅畫中?或者在一個圖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