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和玉萍走后,謝沂呆坐良久,管家謝全看著老太爺憔悴的樣子,心里也很難受,他從少年時就跟著自家老太爺了,足足侍候了有四十年了,非常清楚自家主子的品行和脾氣,他那么端方仁愛的一個人,在朝廷上都運籌帷幄、游刃有余,但是生的孩子卻沒有一個繼承他的風骨和才華,只有孫小姐寶山頗為肖似。
本來,幾位老爺好好做個守成之輩也沒什么,至少能保持幾代繁榮,但是大老爺心胸狹窄,偏聽偏信,娶的繼室更是惡毒狠辣,對自家人都能下手,還是那種上不得臺面的下流手段,教出的子女也長歪了。年事已高的老太爺已經感受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無奈。
外人看著這些世家大族光鮮亮麗的,但是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那種獨木難支的辛酸。
他忍不住出聲安慰道“老爺,您,大小姐說得對,您要保重身體呀,兒孫自有兒孫福,凡事總有解決的辦法。”
“唉,謝全啊,你說我百年之后,謝家會變成什么樣呢”
“老爺,您身子骨康健,定能看到咱們謝家蒸蒸日上”
“你呀,什么時候也學會跟我講這些場面話了,人啊,總有不在的時候。”
“老爺,咱家大爺和二爺都在朝廷任要職,幾位少爺學業也不錯,只要教導得當,差不了的,小姐們,也一個個出落得那么標致,旁人誰不羨慕啊”
“是啊,有一點你說得對,只要教導得當,都差不了。禍起于蕭墻之內,身不修家不齊,何以治國平天下,我看大郎二郎他們,這個道理都不懂,這個官也當不長久”
“老爺,按理說,小人也不好說主人家的不是,只是像咱們這樣的人家,確實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大局,至少大節上不偏,其他一切都好說。”
“是啊,你說得很對,你比我那幾個兒子都明白。我沒有教好他們,是我的失職啊所以啊,在我有生之年,得把家里的禍患給拔了,我才能放心得下,不然,那幾個半大小子,不知道以后會變成什么樣”
“其實,幾位老爺也沒什么大差錯,就是耳根子軟。”
“唉,我也只能在我還在世的時候苦口婆心地勸說,往后怎樣,還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還有寶山的親事,像益清那樣,找個好夫婿,開枝散葉,也算是謝家的榮耀。”
“太爺,要老奴去請大爺和大夫人過來嗎”
“不急,他們自己會來的。”
寶山帶著玉萍回到晴方閣,叫人擺了午飯來吃。因為這檔子事,她們還沒吃上午飯呢。
飯桌上,玉萍有些猶豫地道“寶山姐姐,我吃完飯可不可以去找下我母親。”
“我已經派人去請你母親了,你們在我這兒說會兒話吧,我這兒人手多,安全,等祖父處置好這件事再回去吧。”寶山道。
“原來姐姐都想到了呀,多謝姐姐”玉萍感激地看向寶山。她知道,祖父叫寶山姐姐帶她來這邊,也是擔心王氏惱羞成怒,回來會做出什么過激的事來。
吃到一半,徐露就急急忙忙地趕來了,她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但是,自從女兒被王氏帶著出門上香,她就一直心緒不寧,聽到稟報,讓她來寶山這里,她就更是心慌意亂了。
難道,玉萍又被王氏攛掇著對付寶山了嗎,不然為什么連自己家都回不了,還要她趕過來
這孩子,她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再著了王氏母女的道,她怎么就是不聽呢
她忐忑地來到晴方閣,卻見玉萍正好端端地坐著和寶山一起吃午飯。
“玉萍,寶山,你們回來啦,不是說在寺里吃齋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