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朝堂也風云涌動,因為太康殿失火,燒壞了宮殿一角,皇上正要派遣人修繕宮殿。因為并州大旱,朝廷正在籌措賑災物資運往并州,加之前線軍隊又要發軍餉軍需,一時國庫吃緊。
其實在三年前,太康殿就修繕過一次,當時是由齊王殿下主持協同工部的官員一起修建的,皇帝這次也索性把這個任務交給齊王。
皇帝就想著稍微把太康殿修繕一下就行了,但是工部那群人說損壞的太嚴重了,拿出來的方案是要全部重建。擬出的重建方案所需要的銀兩又要上百萬。
皇帝就猶豫著還沒有批復。他本人不是個喜歡享受的人,一門心思都撲在建功立業上,只要史書上能多一筆他的好,自己就是吃點苦也無所謂,而且太康殿他又不住,修的那么好,還不是荒廢著,蘭臺那幫人一個園子都管不好,還鬧成火災,修回去他都有些不情不愿的。他真想克扣那群人一年俸祿,用來重修太康殿。
這猶豫著猶豫著,就到了給新科進士們授官的日子。
一大早,所有新科進士們齊聚吏部,除了一些家境顯赫或在朝中有靠山,已經給自己謀好職位的少部分人,其他人都是心情忐忑的。因為這授官就是初入仕途的最大一道坎,可以說會試殿試還不能完全決定自己的命運,選官才是最關鍵的一環。
要是朝中有自己的對家使絆子,給自己發配到一個窮鄉僻壤去,那真是升遷無望,這輩子都毀了。
所以有些手頭寬裕的新科進士,還會私下里走走后門打點一下,不求到那些富庶繁華的地方去,但求平平穩穩不要太過艱辛。
這里面稍微心安一點的要數成績在前五十名的這批人,他們會留在翰林院或六部學習一段時間,然后再行授官,不僅都能留在京城,而且官職都是那種清貴官職。以后出將入相的都會優先考慮這批人,真是羨煞旁人。
果然,禮部尚書親自出來宣讀陛下旨意,將一甲前三名授予翰林院編修之職,二甲前十五名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之職,其余另有一部分名列前茅者入六部觀政。
入六部觀政的名單已經出來了,便由六部官員各自帶走分配任務。沈芥和其余幾位要去翰林院的則由翰林院侍講學士王斌和幾位修撰帶著前往翰林院。
到了翰林院,王斌為他們引薦各位大人,新人們畢恭畢敬地一一拜見。
不多時,翰林院掌院學士宋承先也出來與他們見面,并說了一番話勉勵他們。他不是個喜歡滔滔不絕的人,言簡意賅地說了一些話之后便去一旁坐著辦公,讓其他學士多多提點他們一下。
翰林院的幾個學士大都是知識淵博,性情溫和的人,便親切地拉著他們這些后輩閑話家常,特別是一眾人等都對沈芥非常感興趣,拉著他問東問西。
其實坐在一旁的宋承先也留意著這邊的情況,當王斌問道沈芥家中還有何人時,沈芥回答,他自幼父母雙亡,家中只有兩個舅舅的時候,宋承先正在喝茶,不小心被水嗆著,忍不住咳嗽起來。
眾人狐疑地看向他,沈芥卻面色如常,目不斜視。
站在宋承先旁邊的一位翰林院修撰關切地問道“大人,您沒事吧”
宋承先咳了好幾聲,才慢慢平靜下來,他目光深沉地掃了沈芥一眼,然后起身拿起桌面他剛剛在寫的那張紙走到那群新人面前,把紙遞給沈芥。
“你們剛來,時間有限,應該盡快熟悉翰林院的具體工作,現在就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將近五年來由翰林院起草的詔書目錄整理出來,每個人負責不同的時間段,我都寫在上面了,三日后拿給我看。”
眾人恭敬應是,等宋大人坐回遠處的桌子后才敢靠近沈芥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