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其實知道齊王和公輸立方在修繕太康殿時有貪污,但是一直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只是看了賬目,還是嚇了一跳,他們膽子太大了,簡直是貪得無厭!
這個兒子翅膀硬了,膽子也大了,他有心給他個教訓,但是想到公輸立方領命在外,還是決定先隱忍不發,等他回來后再觀后效。
但是,秦王總算憑此得到皇上的另眼相看,又讓他進戶部觀政,隱隱有器重他的苗頭在,倒是讓其他兩位王爺開始忌憚。
但是他們最近雜事纏身,便也沒有騰出手來對付秦王。
司馬弘之所以下定決心,將齊王的丑事告訴皇上,是因為之前跟沈芥的那次談話。那次之后,他的心態隱隱有了變化,想要像他兩位哥哥一樣參與朝政,為國家做更多的事,甚至做的比他們更好。
他雖然在朝中什么靠山和盟友都沒有,但是可能正因為他什么都沒有,反而也是他的優點。每一個帝王對野心勃勃的兒子都是極為忌憚的,哪怕他是太子,更何況他的兩位哥哥并不是儲君。
所以他只要用心做事,相信父皇肯定會看到的,他父皇又不是昏君,一定會給他機會的。就算是為了制衡他的兩位哥哥,也會慢慢提拔他的。
果然,他把賬目上交之后,父皇不僅派給他更好的任務,還讓他入戶部觀政,他的信心大增,決心好好干。
只要是一束光,哪怕是極為微弱的光,都會有流螢靠近。皇上交給他的差事,雖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但也能牽制一些官員,擁有一些權利。所以很快朝中就有臣子向他示好,甚至還有主動給他送錢財的。
他的心情有激動也有緊張,難怪他的哥哥要貪贓枉法呢。這種被人討好和奉承的事真的很難拒絕呢。
不過,給他送錢財的,他一概拒絕了。對他示好的呢,他也伸手不打笑臉人,試著慢慢跟他們接觸,若是覺得哪些是值得結交的,他還會反過來送一些禮物給對方,倒是讓他們受寵若驚。
想要在朝中站穩腳跟,不培養一些屬于自己的人是萬萬不能的,只要不太過放肆,父皇也不會說什么。司馬弘還是很謹慎的,他知道自己一定得獨辟蹊徑才能有所收獲,絕不能重蹈他兩位哥哥的覆轍。
司馬弘事業蒸蒸日上,而齊王跟楚王那邊,卻得不到皇帝的好臉色。
皇帝不好跟齊王發作,就對劉啟恒在戶部辦的一些差事表示不滿,特別是在籌措要運給并州的賑災物資上,因為籌措不及時而遭受皇上好幾次訓斥;又因為給邊關戰士做冬季棉服的棉花受潮,損失嚴重,還罰了戶部上下一年的俸祿來填補虧空。
劉啟恒還是皇帝的親家,從來沒有這樣被動輒得咎過,最近和齊王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