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和文君往巡撫衙門趕去,而寶山和鄭因則和其他大夫們在疫病區緊張地忙碌著。已經在那里的大夫看到他們來了,就像天降救星,拉著他們馬不停蹄地研究了起來。
寶山和鄭因畢竟是盛名之下,其實無虛,給一些病人診過脈之后,很快就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方案。
他們這邊緊張地忙碌著,并州那邊,沈芥他們也已經在那里忙了快一個月了。到了那邊,他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勘探兩個受災縣中間的蒼山,尋找水源。
這期間,他們也收到過不少來自京城的信件。沈芥這邊,寶山和衛長安都有來過信。寶山這封信是在她出發豫州之前寄出去的。把太醫令林芝卷進阿芙蓉事件的事,簡要地概括了一下,并且把自己即將要出發到豫州去治療瘟疫的事也告訴了沈芥。
衛長安來信主要說了兩件事,一件是阿芙蓉事件,阿芙蓉事件因為證據不足,只推出了幾個無關緊要的人當替罪羊,沒有能把宋承遠等人一網打盡,讓他在那邊小心防備。
另一件是說,他把寶山交給他的,關于宮中貴人們的一些不法罪證呈給了皇上,皇上大怒,齊王和楚王的地位岌岌可危,而秦王越發的受寵了的事簡單說了下,朝中局勢現在千變萬化,。
沈芥看著來信,心情翻江倒海。他得知宋承遠居然讓莊園里的佃戶頂罪,氣得跑到山上發泄了一會兒,讓衛長安擔心不已。不過,好在沈芥很快就恢復了鎮定,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逃得了初一也逃不了十五。
至于幾位王爺之間的爭斗,也讓他大開眼界。他想起了在自己出發之前,秦王來找過自己。從他對自己說的那番話里可以看出,他也是個有遠大理想的人。沒想到這么快就已經讓皇上這么器重他了。但是他直覺齊王和楚王不會這么容易就被秦王比下去,肯定會暗中有所行動。
而且根據衛長安給他描述的,他們之前暗中的一些舉動,可以想見,他們的手段有多么毒辣。寶山跟秦王一起出去治療瘟疫,他都有些擔心寶山的安危。不過,衛長安信中說他有派人跟過去保護寶山的安全,又稍稍放心了些。
還是專心把自己這邊的事情做完,早點回去復命。好在前兩天,他終于勘定一處地點,認定由這一處往下挖,必定會挖到水源。
來并州以后,公輸立方十分配合他。他說要從這個地方往下挖,公輸立方馬上就安排人著手開始打井,倒讓沈芥刮目相看。不管他有沒有其他什么目的,只要他能夠真心實意為百姓做事,不拿百姓的性命開玩笑,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先放放。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公輸立方其實心里早已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從齊王的來信中,他知道皇上已經掌握了他和齊王幾年前修建太康殿時貪墨錢財的證據。要是這趟他并州的差事辦的不好,回去之后就是數罪并罰。所以他此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他寫了一封信給他弟弟,要讓他加快去跟楚王殿下結盟的步伐,殊不知他弟弟私下早就開始行動了,只是沒有告訴他而已。只是他不知道,其實眼下投靠楚王也不是什么好出路,當然,這是后話了。
現在,他想的就是,盡快協助沈芥找到水源,然后想個萬全之策除掉他,讓這些功勞為他一人所有。
他們找準了地點之后,就開始往下打樁,像挖水井那樣往下挖去,尋找水源。挖了一天,往下挖了將近十米,一般水井到這個深度就會有水。但是,他們往下挖卻只挖到了黃土。一天過后,就有一些人心里犯嘀咕,認為是沈芥找錯了地方。
公輸立方詢問沈芥的意見,沈芥堅定地叫他們繼續往下挖。公輸立方想了想,還是叫挖的人聽沈芥的話來辦。
直到挖到第三天,挖下去將近二十五米,終于挖到了水源。
鑒于他們是要引水去灌溉山不斷的擴大,之后再派工人下去,安裝取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