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賀凜恨不得當即喜極而泣。
又看看面板的那個任務,臘月初七,看來就是阿凌的生辰。
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既然如此,這空間戒指就當作生辰禮送給阿凌吧。
「學習華佗筆記、黃帝內經等古典醫書,完成后可獲得京城一座三進院子。」
又來
這面板是瘋魔了嗎
動不動就送房
還是皇城腳下的房子
這可不是一般富貴人家就能買上的。
當鹿賀凜看到面板的那一堆醫書的時候,鹿賀凜悟了。
果然哪有這么簡單的事嘛。
看著這半人高般的古典醫書,鹿賀凜想哭
翻了翻最上面那本華佗筆記,很疑惑,真的有這書嘛
還有自編的
不管怎么樣這都是下一次考試的知識點,再疑惑也要好好學。
學得多了,自然也就懂了。
而這半年來,鹿賀凜除了要背藥材藥理知識,還要練習針法。
雖無所成就,但鹿賀凜覺得自己應該還是有些長進。
那九搖鳳尾針法,鹿賀凜在練好基礎的刺針手法后,便開始了學習這套針法。
學到現在,還只是懂了十分之一。
且現在其實并沒有實際操作過。
整個所學的知識全是理論。
鹿賀凜對于可以實際操作的那天既興奮又害怕。
回過神來,鹿賀凜又看了看身邊那一堆醫書,手指動了動,便頓的消失不見。
又將那本香事給拿了出來,她準備開始研究這本香丸制作典籍,進了州城自然不能只靠賣面包過日子。
想必賣香丸會比賣面包來的銀錢多得多。
按照她之前的理解,古人的香薰是極貴的,更可況香丸。
鹿賀凜想等后面到了州城,便去城內的香閣看看,實地考察一下,關于制香內產品的定價是多少,她才好定價。
翻開香丸制作典籍第一頁,映入眼簾的就是香丸制法。
工序一煉蜜。
制作一枚香丸,需將各種香粉沒入蜜調勻,蜜的作用是諸香藥軟化且勻,便于形塑香丸形狀形成。而所用的蜜皆為白蜜,白蜜指百花所釀,色澤較淺,未經加工的生蜜。為了讓密于香粉均勻調和,需將蜜煉至濃縮成小珠狀或滴水不散程度,但也不可太過,過于濃稠和香則不勻。
南宋許洪指南總論云“白蜜凡使先以火煎,掠去沫,令色為黃,則經久不壞,掠之多少,隨蜜精粗。”
陳氏香譜卷一云“白沙蜜若干,綿濾入磁罐,油紙重迭密封罐口,大釜內重湯煮一日取出,就罐于火上煨煎數沸,便出盡水氣則經年不變。”
蜜香氣味濃郁,有時會奪去和香的氣味,因此需“每斤加蘇合油二兩更妙,或少入樸硝,除去蜜氣尤佳。”
工序二搗香制丸。
搗香前有三重要工序第一所搗制的香材要分抹均勻,第二蜜與香粉要結合良好,第三香丸燥濕合度。
孫思邈千金翼方云“香復須麤cu細燥濕合度,蜜與香相稱。”
顏博文香史專論搗香謂:“香不用羅量,其精粗搗之,使勻。太細則煙不永,太粗則氣不和,若水麝、婆律須別器研之。”
搗制好香藥粉末,放入已置蜜的瓷盆內,混合之,攪拌使其均勻至干濕合宜成蜜香團,移至石臼用木杵春搗,至于春搗的多久或次數,取決于不同香方的香丸有不同的要求。有杵百余下、百下,或千余下者亦有之,要讓蜜粉香團均勻有彈性。攪拌揉制后,將香團分割成條,揉捻成丸狀,至表皮有光澤為止,陰干之。香丸的制作至此初步完成。
工序三掛衣。非必要
在香丸表面進行加工,稱為掛衣。
初成的香丸色澤單一,掛衣的工序主要目的是讓香丸呈現不同的色澤,增加美觀,或者在此時加入比較珍貴的香粉末,減少成本又兼具氣味的多樣性同時也可以減少香丸初成后產生的蜜糖潮氣。
工序四窨y藏。
合香制成需要收貯一段時間,稱為窨藏。
窨藏時間從七日、半個月、一月余或更久端視香方而定,此即今所謂熟成或陳化期。經過陳化期的熟成,便能改善初合成時粗浩未定的香調,使氣味更加均勻同時也調整香丸的干濕程度此外為避免新和香之香氣走泄,貯放于不見光、密閉性良好的瓷器儲存。
宋人沈立香譜專論窨香云:“新和香必須窨,貴其慢溫得官也,每約香多少貯以不津瓷器,蠟紙封干靜室屋中,掘地窗深三、五寸,月余逐旋取出,其尤琦馜也。”
整個香丸工序,到這就結束了。
后面就全是各種類型的香丸制作方法,不同的香丸也有不同功效,因為都是藥材沒入的。
鹿賀凜看得入迷,甚至已經到了晚飯時間都忘了。
只覺得似乎周圍已經盛滿了黑色的濃霧,書本上的字有些難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