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手里攥著幾套四合院,哪怕這輩子什么都不干,將來賣出去的錢都足夠他走遍全國的磨煉廚藝了。
南喬的計劃是四合院要買,商鋪也要買,就買在長安街上,開一個餐館。
不為了賺錢,就為了磨煉廚藝。
做生意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孫明杰去負責,兩個人合伙,他把控大的方向,管理讓孫明杰來。
孫明杰就是幫忙賺錢的工具人,賺來的錢,他再拿來磨煉廚藝。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這輩子就在京城定居了,王知秋家就是京城的。
南喬不在乎自己能考上什么大學,只要是京城的就行,他也是這么要求王知秋和孫明杰的。
孫明杰家是河南的,這小子有闖勁,不想回老家,那就一起留在京城吧。
為了這個計劃,夜晚的時間,還是在補課中度過。
懷孕的王知秋逃過一劫,她實在瞌睡的受不了了。
孫明杰苦著臉,被逼無奈的跟著許哥學習,他是真正的學渣,正好單獨給他補一補。
三個人學習的事情,知青點的知青并不知道,就連周麗都不知道。
要么說是假對象呢,孫明杰壓根就沒和她說過這件事,也沒想過將來和她考一樣的大學。
在孫明杰看來,真等自己考上大學的時候,他和周麗的假對象關系也就結束了。
反正周麗是黃花大閨女,回城后,誰也不知道她跟人處過對象,他也不算耽誤人家。
時間一晃,王知秋的肚子也大了起來,孕婦和孩子都很健康,南喬時不時的就帶著媳婦去縣城產檢。
這個舉動,又招惹了不少的閑話。
背后說王知秋的閑話的那些婦女,說的時候是痛快了,可心底也是真的羨慕。
怎么自己就遇不到這么好的男人呢?
有些事情也開始出現了偏差,比如新知青的到來。
原身的記憶中,下鄉第二年來新知青了,四個人,兩男兩女。
現在由于夏瑩瑩死了,劉愛國被槍斃了,下河村的知青數量不多,這一次安排的下鄉知青變多了。
一下子來了八個人。
得虧南喬三人搬出來住了,否則肯定住不開。
估摸著知青辦也聽說了這件事,這才特意安排過來的。
看著新來的知青,南喬這一批人,還能在對方的身上看到去年自己的影子。
五男三女,八個知青,有原身記憶里面出現過的,也有陌生面孔,打眼一看,沒啥特別出眾的人物。
新知青的人品如何,這個暫時看不出來,得處處才知道。
依然是老知青馮國安負責知青事務,開始給這些新來的知青普及下鄉的情況。
其他人對于新知青沒啥興趣,特別是已經搬出去住的南喬三人,和新知青根本就沒有交集的必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