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在外交部也忙,根本顧不上孩子,孫明杰覺得將兒子扔給許哥,都比讓周麗帶著更安心。
而且這里面還有點別的事,所謂男人有錢就變壞,孫明杰也一樣,老婆的名分是周麗的,外面好幾個相好的。
這件事南喬和孫明杰說過,可以走腎,但不能走心,不能鬧出孩子,更是不準離婚。
周麗也知道,但她裝作不知道,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孫明杰能掙,她能花,多好的組合,真鬧開了,好日子就沒了。
要么說周麗現實的很清醒呢。
南喬對這些沒啥興趣,女人而已,他又不是沒見過,他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而不是褲襠里那點事。
相比女人,南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廚藝。
王老三也回來了,返鄉政策一下,多的是沒考上大學的知青返回城里,這些人簡直都快成禍害了。
沒有那么多的工作崗位,那些知青都變得游手好閑起來,好一點的想辦法自己賺口飯吃,差一點的就開始偷雞摸狗了。
不是誰都有那個勇氣去從商的,很多人寧可混吃等死,也不敢外出拼一把。
對自己的三弟,王知秋也是頭疼的很,這小子就不喜歡動腦子,要不是家里人逼迫,他都不想回城,覺得鄉下的生活更好。
王家人肯定不樂意啊,還以為王老三在鄉下有什么相好的呢。
姜永蘭都說了,有相好的就帶回來,她不介意兒媳婦是農村的。
事實上,真沒有。
也不能說沒有,準確的說法是,王老三沒覺得有事,但當地人都覺得有。
王老三下鄉的時候,挺照顧當地的一個寡婦的,人家不容易,帶著一個閨女,被婆家不喜給趕了出去,生活艱難。
做為一個好人,王老三看不下去了,時不時的就幫襯一把,村里漸漸就有風言風語了,說他和寡婦不清不楚。
這個真沒有。
那個寡婦比王老三大了十歲呢,兩個人與其說是相好的,不如說像是姐弟一樣。
然后這個姐弟關系就變了,不是寡婦和王老三發生了什么,而是寡婦的閨女。
當時王老三下鄉的時候也不大,小丫頭都8歲了,還以為他能當自己的繼父呢,沒想到啥也沒有。
隨著小丫頭長大,那種感激之前就漸漸變質了,既然媽媽沒和王叔有事,那自己還客氣個啥。
王老三回城后不久,小丫頭就殺到京城來了,投奔王老三,直接下了最后通牒:“你不娶我,我就隨便找個人嫁了。”
看著小丫頭倔強的樣子,王老三也頭疼了,好歹是自己看著長大的,怎么能讓她隨便嫁人,萬一遇到不好的人家怎么辦?
小丫頭攻勢很猛,王老三一個沒忍住,妥協了。
事后南喬還感慨呢,真實世界比小說更精彩,真是什么都能碰到啊,誰能想幫了一個寡婦,卻娶了寡婦的閨女。
以南喬對人性的了解,那個寡婦未必就對王老三無意,只是遇到一根榆木疙瘩,她也沒轍。
但凡寡婦有她閨女這個魄力,早就拿下王老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