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條時間線上,發生著不同的故事,每個人都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紀暖暖各種勾搭陸源,卻又不表現的那么明顯,反正就是勾得對方心里癢癢的。
劉安歸各種撩撥李槐花,隔三差五送點東西,順便占點便宜,弄的李槐花心猿意馬,覺得自己已經非劉大哥不嫁了。
事實也是如此,當李槐花一個不小心,被劉安歸摸到大饅頭的時候,就意味著她等同于失身給了對方,那除了劉大哥之外,她還能嫁給誰?
南喬那里的變化是最大的,簡直成了華樂村的獵戶新星,依靠著打獵賺了不少的錢財。
由于南喬之前的大方舉動,村里人大多數都沒有太過于嫉妒,少部分內心有想法的,也都憋著不說。
肯定有那種想等著看笑話的人存在,可南喬讓他們失望了,他不但沒出事,反而日子越過越好。
家里開始起新房了,王有容按月份算,也過了三個月了,可以對外說了,引得其他女人那叫一個羨慕嫉妒啊。
姜大丫也改名了,叫姜采薇,是南喬起的。
村里人大驚,什么時候姜家大郎還認識字了?
南喬就開始顯擺了,說自己在鎮上認識了一個專門給人代寫書信的窮書生,跟著對方學習的認字。
這種學習肯定是要給錢的,他又不是為了考科舉,不用去正式學堂,會認個字就行。
窮書生也樂意,不用再為了生計奔波,輕松賺取錢財,安心準備之后的考試。
雙方一拍即合。
眼看窮書生學識扎實,人品也可以,南喬也不介意在關鍵時候雪中送炭一把。
很多事情,經過南喬的宣揚后,華樂村的村民漸漸地也開始那么認為了,畢竟事實擺在眼前。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姜家大郎是個有本事的,腦子也聰明,沒看人家做什么就成什么嘛。
一介農夫,想著打獵改善生活,人家做到了。
一個大字不識的人,想著多認幾個字,人家也做到了,甚至做的更好。
現在姜家大郎已經不單單是認字了,還能寫,就是寫的字丑了點,但肯定有練好的一天。
華樂村的村民對此很有信心,姜家大郎就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特別是在華樂村和隔壁村發生了一次爭斗后,南喬帶著村里的年輕人,硬生生將隔壁村打跑了,他的威望一時無兩。
華樂村以村里有姜家大郎為榮,外出串門的,一聽到對方開始吹牛逼后,華樂村村民馬上接話:“你這算個屁!我和你說,我們村姜家的姜大郎,你們知道吧...吧啦吧啦。”
為什么古代有點什么事,周圍傳的特別快,南喬也算看明白了,就是閑的。
再加上狹隘的地域思維,我們必須是最牛逼的,你們村比我們強就不行,雖然出名的不是我,那也是我們村的人!
其他村的人沾不上光,不要緊,在對上其他鎮子和縣城的人的時候,同樣可以拿出姜家大郎來吹噓。
不管怎么說,姜家大郎,那都是樂安鎮轄下的人,等同于樂安鎮人士。
傳來傳去,連樂安鎮的父母官都聽說了華樂村姜家大郎的傳聞,尋思著我治下還有這種人物呢?
縣老爺就給捕頭喊過來了,仔細的打聽了一下。
捕頭苦笑不已:“老爺啊,很多事情都是道聽途說,沒有親眼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