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推讓了許久后,南喬留下了一車的禮物,這才告辭離去,管家見狀也沒刻意挽留,估計也是怕南喬這個平民百姓不自在。
南喬離開后,管家指揮著人將東西都給收拾起來了,順便去稟告了夫人。
縣令夫人出來后查看了一下,輕笑出聲:“倒是個乖覺的,禮不輕啊。”
“是,小的看姜家大郎的態度,也是個憨厚老實的,懂得感恩。”
“嗯,這樣就好,既然送來了,就收著吧,也不需要特意見了,有機會再說。”
“是,都聽夫人的。”
縣老爺是忙完了正事,回后面吃午飯的時候,才得知這件事的,坐在那里問道:“李忠,你怎么看?”
管家急忙說道:“老爺,我看姜家大郎是個好的。”
“因為他知道感恩?”
“是,昨個兒剛才劉捕頭那里拿到了房契,今兒個禮物就送來了,可見他是記著老爺的好呢。”
“唔...”縣老爺沉吟了許久,最終化作一聲笑:“算了,就這樣吧。”
管家不懂,縣老爺也沒解釋。
縣老爺人精一般的人物,可不相信姜家大郎真的那么單純,如果姜家大郎是個純獵戶,那不好說,問題在于...他不是。
一個知道自己主動學認字、學讀書的獵戶,給兒子起名姜秉文的獵戶,對自己的人生有著規劃的獵戶。
一個做人做事滴水不漏的獵戶,一個懂得人情往來的獵戶,一個知道投資讀書人的獵戶。
說這種獵戶單純,縣老爺第一個不信,他不相信姜南喬看不出來那頭老虎的實際價值。
在需求價值上來說,老虎的價值完全高于那套房產,可姜家大郎做的事,就跟沒看出來似的。
縣老爺在內心里給姜南喬做了一個評價,是個知道藏拙的,就是不知道為什么。
最后那一聲笑,也是覺得自己想那么多沒用,只要姜家大郎能為他所用就行,對方又不做什么殺頭的營生,何必糾結那么多呢。
就像現在這樣相處著,也不錯。
“劉捕頭已經出發了嗎?”
“回老爺的話,大清早就帶著幾個衙役去了府城。”
“嗯...”縣老爺想了想:“姜家大郎送來的東西很多?”
“很多,都是熏制好的肉食,夠吃很長一段日子了。”
“拿出來一部分,等劉捕頭他們回來,連同其他衙役一起,發下去一部分,算是我給他們的獎勵。”
“是,要么說老爺心善呢。”
“得了,你就別在這里拍我的馬屁了,等劉捕頭回來,記得讓他來找我一下。”
“好的,老爺,我記下了。”
南喬忙活了幾天,和縣令套上了交情,還弄到了一套鎮上的房產,算是成績頗豐。
劉安歸那邊就不怎么樣了,兒子劉文武太能吃,從小營養不良的李槐花...奶水不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