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8歲的孩子,哪怕是皇帝了,南喬也得大清早去給太后請安,在太后那里吃早飯,之后就是去上課。
早朝這種事,一般是三天一小朝,他去不去都不重要,攝政王和滿朝文武就給事情定了。
批閱奏章的也是攝政王,都處理好之后,拿給南喬蓋個印就行。
半月一次的大朝會,南喬才會露一面,讓所有人都看看,他們的皇帝陛下還活著呢。
大朝會上,也沒有南喬發言的機會,他的任務就是多看、多聽、多學,當好一個傀儡皇帝。
后宮不得干政,孫太后也沒機會垂簾聽政,只能將朝堂交給攝政王。
有攝政王在,那群文官集團還能相對收斂一點,否則孫太后都睡不安穩,就怕自己和皇帝被那群人給害了。
孫太后巴不得攝政王和文官集團斗個兩敗俱傷呢,給皇帝成長起來的機會,只要皇帝親政,一切才有轉機。
想法沒毛病,可孫太后并不知道國內的情況,外面已經遍地起義軍了,這些事情都被文官集團給瞞著呢,攝政王也沒說。
大夏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之中了,卻依然在各種內斗。
今天沒有大朝會,南喬就在李進忠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整理了儀容,準備去給太后請安。
講真,太后也討厭這種規矩,她今年才26歲,不是62歲的老太太,她也想睡懶覺。
沒辦法,規矩就是規矩,應付了這些規矩后,白天太后還能稍微迷瞪一會。
好在攝政王還算注意影響,就算和太后有什么,那也是暗中勾搭,沒有落在明面上,那就太打臉了。
有些事情,朝臣都心照不宣,小時候的原身看不明白,等他稍微大點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白天攝政王經常在朝會后就去了后宮,原身在御書房跟著太傅學習,人家在太后寢宮里,各種解鎖新姿勢。
蕭南喬長大后,就替太后委屈,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也是太后傳遞給了原身的一種態度,她這么做,都是為了蕭南喬的皇位坐得穩。
這么說也沒錯,但多少有點cpu了,南喬看的明白,起初或許是這樣,但長久下來,未必無情。
要知道太后才26歲啊,攝政王蕭謹言能力不算強,但人卻是實打實的帥氣,對太后也好,這么兩個人湊一起,就真的沒點真心實意?
南喬反正是不信的。
有一點就足以證明了,城破之日,攝政王戰死,太后自殺。
真要是為了兒子,那你大可以守著兒子一起死啊,你自己在寢宮里自殺算怎么回事?
要知道那個時候蕭南喬還沒想著自焚呢,太后與其說是給王朝陪葬,倒不如說給攝政王殉情呢。
所以南喬根本就不在意太后和攝政王之間的那點破事,他甚至都不在意太后,對方只是這具身體名義上的母親而已。
真要是收服了攝政王,他甚至不介意搞一出太后假死的把戲,成全這一對有情人,正好他還能少個掣肘。
至于原身蕭南喬的那點想法,南喬才不在乎呢,和他有什么關系?
腦子里是這么想的,所以南喬面對太后的時候,態度也很平和,并沒有鄙視人家。
再是皇帝,那也是兒子,南喬先一步施禮:“兒子見過太后。”
“皇帝,起來吧。”孫太后笑語嫣然,聲音很好聽,人也長得漂亮,難怪會被攝政王看上。
南喬這才學著原身的模樣,想要找太后撒撒嬌,可一想到自己現在的身份,他又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