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消消氣,別把自己給氣壞了。”
趙瑞龍端起一杯茶,遞給高育良。
“加強國防建設,這一點是沒什么爭議的。”
“現在最大的爭議,還是在于斥巨資研制大飛機,是否值得。”
高育良哪有心思喝茶?
把茶杯重重放下后,疾言厲色的說道:
“當然值得啊!”
“當年我和李達康,一起去米國學習考察。”
“據我所知,人家波音公司僅僅只是在米國本土,就有十幾萬名員工,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高學歷的工程師,薪資待遇非常高。”
“而且波音還相當于只是一家設計和總裝廠,從機身到航電,從發動機到起落架,從通信設備到導航設備,還有大量供應商。”
“那些生產各種零部件的供應商,必然還有與之配套的供應企業,我估計整個航空產業鏈,起碼有大大小小上萬家企業相互配合。”
“這些企業要研制生產不同功能、性能優異的航空零部件,必然又會帶動冶金、化工、精密制造、電子信息、工業設計等眾多行業進步。”
“而這多企業參與飛機的研發、生產、維護,哪怕企業人均一百人,也相當于提供了數百萬個工資高福利好的就業崗位,形成了數百萬個中產家庭。”
“這些中產家庭經濟收入高、消費意愿強,他們買房買車、戀愛結婚、養娃養老、吃喝玩樂等等,又極大帶動了其他行業繁榮,從而讓很多人都跟著受益。”
“所以我去米國考察學習,覺得米國之所以繁榮發達,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們牢牢占據了高端制造業,既源源不斷的吸納優秀人才,又提供了旺盛消費,讓經濟充滿活力!”
說到這兒,高育良緩緩站了起來。
教了那么多年的書,他還是想習慣于站著說話。
往前走了兩步,負手而立。
目光深沉,表情嚴肅的看著趙瑞龍。
“瑞龍,我曾是漢東大學的教授。”
“我教書育人很多年,又從政這么多年,所以我特別清楚咱們龍國的國情。”
“經過數十年的不斷教育,咱們的國民素質不斷提升,高素質人才不斷增加。”
“可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咱們的經濟水平雖然上了臺階,但產業結構依然問題很大。”
“過去咱們為了發展經濟,不惜以環境污染為代價,承接西方發達國家轉移的中低端產業,靠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取勝,說白了就是充當血汗工廠。”
“雖然咱們現在相比于西方,依然還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優勢,但咱們不能一直當血汗工廠,因為咱們大學擴招,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走出校門!”
“如果咱們不盡快進軍高端制造業,培育出一批高精尖的產業和優秀企業,就沒辦法讓百上千萬的優秀人才找到高薪工作,而他們為了生存,能咋辦?”
“難道咱們眼睜睜的,看著辛苦培養出來的優秀科技人才,因為國內找不到好工作而不得不移民國外,去為其他國家的繁榮富強做貢獻嗎?”
“難道看著大家擠得頭破血流的,一窩蜂考公務員考事業編,寒窗苦讀二十余年,到頭來費盡千辛萬苦,結果就只是為了端上一個鐵飯碗?”
“這可不是我危言聳聽!隨著城鎮化的加速,越來越多農村人口涌入城市,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步入社會,就業壓力會越來越大!”
“咱們要是沒有足夠多的高端產業,可以吸納優秀人才,那么優秀人才就會去和普通人搶飯碗,壓力層層向下傳導,可能將來進工廠都得托關系!”
高育良這一番話,振聾發聵。
作為穿越者的趙瑞龍,不由自主的為他鼓掌。
因為他穿越前的那個世界,就真如高育良所說。
每年大學畢業生都上千萬,就業壓力爆表。
考公考編,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上岸就如同走上了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