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結果呢?
他依然沒有照顧一下自己的老家、他曾經主政過的金山縣。
哪怕撥一點款,把這爛泥路鋪成碎石路,也不至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車泥’。
“老易,你回頭好好看看!”
“要想富,先修路!咱們金山縣要想脫貧致富,這路還得繼續修才行。”
“要不然就這爛泥路,修了跟沒修,區別并不大,也沒法帶動鄉親們致富!”
聽到妻子的抱怨,打開后排座車門,正準備拿東西的易學習,連忙回頭看了一眼。
“沒事兒,省里已經安排專項資金,實施村村通工程。”
“我估計就最近兩年,你們這兒就會把村道硬化成水泥路面,鄉道也拓寬硬化,鋪成瀝青路。”
說罷,易學習就俯身鉆進車內,將從市里買回來的各種東西拎出來。
既有燒給老岳父的冥鈔、紙衣,也有給丈母娘的營養品和常用藥。
丈母娘故土難離,舍不得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家。
所以每次有機會回來,兩口子都會帶一些常用藥。
“那將來把村道硬化成水泥路,能不能順便把路修寬一點,能讓兩輛車通行?”
毛婭的提問,讓易學習愕然一愣。
“你這要求未免也太高了吧?”
“就鄉村公路這車流量,用得著修雙車道嗎?不知道財政資金很有限嗎?”
“即便將來路修好了,鄉親們也有錢買私家車了,一年到頭也就逢年過節,才會車子多一點!”
毛婭瞪眼道:“要是不提前修寬一點,將來堵車咋辦?”
拎著大包小包的易學習,又回頭看了看蜿蜒泥濘的爛泥路。
“那還不簡單嗎?”
“這一路走來,我都看了。”
“有一部分路段,還是具備加寬條件的。”
“到時候隔一段距離,就拓寬一點,修個會車點方便錯車,不就好了嗎?”
毛婭眼前一亮。
“這主意好,既解決了將來車多后錯車難的問題,又不會增加多少預算,完美呀老易!”
易學習苦笑道:“你就別夸我了行嗎?趕緊幫忙拿東西呀!”
“哦哦哦,好的!”
毛婭連忙打開后排座車門,將東西拎回家。
此刻堂屋里,已經聚集了不少村里老人。
大家正準備祭奠焚燒的東西。
而廚房內,幾個婦人正忙著準備午飯。
按照習俗,逝者的周年祭,親朋好友們會聚在一起祭拜,順便吃個午飯。
毛婭從市里帶了一些鹵菜回來,拎進廚房準備擺盤。
正切菜的三嬸,連忙笑呵呵的打招呼。
一陣寒暄過后,眾人自然聊到了拆遷問題。
尤其是聽說很多地方拆遷工作,都已經搞得如火如荼。
但金山縣卻還沒什么動靜。
這讓投入了不少的三嬸等人,自然有些著急。
當然也有不在拆遷范圍內的人,盼著能不能出現奇跡,變更或擴大征遷范圍。
對此,毛婭自然是信心十足、態度堅定。
“線路的走向、征地的范圍,我不是早就告訴你們了嗎?”
“在拆遷范圍內的別著急,今年肯定會拆的,咱們漢東省下那么大力氣籌集資金建高鐵、還發展高鐵產業,怎么可能不搞?”
“至于不在范圍內的,也別惦記奇跡會發生,沿途的地質勘探工作早就結束,施工設計方案啥的也早就定稿了,咋可能還有變化?”
閑聊間,母親來催促了。
不一會兒。
眾人便收拾好東西出發了。
村里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
所以體力活,就交給了年富力強的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