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過渡一下,將來再安排讀個中專啥的,有文憑也好混體制。
可這家伙因為太愛吃,所以居然癡迷當廚師。
學完中餐學西餐,為此還專門出國留學。
以至于如今堂堂漢東劉省長的寶貝兒子。
沒有在體制內混得風生水起。
反而開了一家又一家的餐廳,還屢敗屢戰。
像是跟餐飲行業杠上了似的,非得要證明他的廚藝。
劉震東多年來的工資獎金,估計都被他創業給霍霍了。
不僅至今女朋友沒談一個,兩百多斤的體重也沒減下去。
當然最讓人頭疼的,還是他的偏執勁兒。
那么愛吃,就當一個混吃等死的權貴公子不香嗎?
偏偏還非得要搞餐飲,還自以為是的搞得一塌糊涂。
也難怪劉震東一提到他就頭疼。
“實在不行,就讓他回來吧!”
“西方的餐飲文化,和咱們龍國人有很大不同。”
“尤其是一些國家的民眾,還特別喜歡吃甜食,以至于肥胖率超高。”
“所以咱們龍國人覺得好吃的,他們真不一定會喜歡,那些麻辣鮮香的菜品,恐怕更難受歡迎。”
劉震東苦笑不已。
“為了勸他回來,我們早就用過了各種理由,可他根本聽不進去。”
趙瑞龍順口便說道:“那下次你就跟他說,他那么相信自己的廚藝,就回來跟我合伙。”
“我出錢,他出力,咱們用一年的時間好好試一試,成功了當然雙贏,失敗了我也不讓他賠錢,但他以后別再搞餐飲。”
劉震東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
“好啊,回頭我就跟他說,你愿意帶他做生意。”
趙瑞龍會心一笑。
自己和劉斯威合作搞餐飲。
這不就意味著,兩家人的關系更加緊密嗎?
一番閑聊后,兩人開始往回走。
趙瑞龍是企業老板,劉震東又負責漢東全面工作。
所以聊著聊著,自然就免不了,聊到了高質量經濟試點方案執行情況。
而要搞好高質量經濟,又免不了要持續的招商引資,吸納高新技術企業入駐。
要想更好的招商引資,就又少不了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因此。
兩人越來越起勁,干脆來到一張路邊長椅坐下。
“你剛才說的很對,不同時代的營商環境是不一樣的。”
“咱們要吸納和培育高科技企業,就不能按照過去的傳統思維來做。”
“以前為了快速搞好經濟、帶動就業,想方設法搞營商環境,其實就是幫企業降低成本。”
“因為招來的都是中低端的工廠,他們決定是否在漢東投資建廠,也就看咱們能不能幫忙降低成本。”
“所以提供廉價的工業土地、協調銀行給予低息貸款、安排不少的稅收減免和各種補助,就能吸引不少工廠。”
“要是膽子夠大,能對污染排放、違規用工等問題網開一面,就更容易招攬到冶金、化工之類的重工業。”
“因而以前企業家們,判斷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好不好,就是看成本夠不夠低,這個成本包括材料、運輸、生產和勞動力,甚至是違法成本。”
說到這兒,劉震東嘆息了一聲。
“但新時代、新時期,咱們既然要搞高質量經濟,就真不能繼續這么干了。”
“繼續走先污染后治理、只管經濟不管其他的粗放式發展,哪能搞出高質量經濟?”
趙瑞龍重重點頭。
以前的工廠老板們,想要的營商環境,其實就是能輕松進行權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