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光明區。
商務車緩緩拐入平安路。
距離福榮小區大門,還有數十米距離,趙瑞龍便讓靠邊停下。
坐在車內看向街道兩邊,可謂是涇渭分明、對比明顯。
左側是一排低矮老舊的房子,各種各樣的商鋪、雜亂無章的線路。
右側的福榮小區,聳立著一幢幢高層住宅樓,讓人感覺干凈整潔現代化。
開門下車沒走多遠,趙瑞龍便看到了大門緊鎖,被貼了好幾張封條的福林老餐館。
餐館的位置相當不錯,旁邊就是小區正門。
坐落在這不缺人流量的黃金位置,不管是搞餐飲,還是開超市,肯定都能穩賺。
然而現在……
店門緊閉,玻璃門上貼了封條。
趙瑞龍緩步來到店門口,看了一眼店內。
墻上的大菜單,菜品種類還挺豐富,連包子稀飯面條、鹵菜涼菜烤串都有。
估計老板一大家子是打算輪番上陣,從早上賣到深夜,將這絕佳位置的店面,利用到極致。
但要不是為了多掙幾個錢,誰又會這么起早貪黑的拼命干?
不過仔細看店內的桌椅、裝修。
還有堆積在空地上的廣告燈牌、小桌小凳。
種種跡象都表明,這家店剛開業不久,就被關停了。
目光瞥向呈x形,粘在玻璃門上的封條日期,更是驗證了趙瑞龍的猜想。
“趙總!”
萬奎鞍走上前來喊了一聲。
趙瑞龍收回視線,目光看向街對面那一排老房子老店鋪。
“咱倆分頭行動,你去對面找一家店,打聽一下這家福林老餐館到底什么情況。”
“為什么面積不小、位置極好,卻不能開門做生意,到底是因為什么被罰的。”
萬奎鞍迅速點頭離去。
趙瑞龍則踱步在周圍商鋪,轉悠了一圈。
原本想找個商家打聽一下,但看到一把老舊遮陽傘下,有個擺攤修鞋擦鞋的老頭。
老頭還挺悠閑,半躺在搖椅上,一邊聽廣播一邊看報紙。
身邊的小桌上,還沏了一壺茶。
瞧他這舒坦勁兒,還有這擺攤的位置……
顯然在這片地界上,已經混了好些年頭。
這樣的老頭兒,必然對周圍街坊們的事一清二楚。
就像農村村口,經常扎堆聊天的一群大爺大媽。
聊天的位置,就是情報中心。
聊天的大爺大媽,個個都是‘包打聽’。
“大爺,能擦皮鞋嗎?”
趙瑞龍上前微笑問道。
老頭立馬雙手下壓報紙,瞥了一眼趙瑞龍。
“能啊,不過得一塊錢一雙。”
趙瑞龍一怔。
“一塊錢?不是五毛嗎?”
“我手藝好,用的油更貴,保證讓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