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龍,你想到搞錢辦法了嗎?”
高育良有些著急的問道。
雖然呂州的發展形勢已經是一片大好。
但進步心切的高育良,還想再添一把火。
他想要趁著趙瑞龍的父親趙立春,在漢東主政的這五年,完成兩級跳。
當然就需要募集更多的資金,以便更快更好的做出政績,否則憑什么進步?
不過……
他的問題,實在是難住了趙瑞龍。
要是穿越前,說呂州這樣的經濟大市,一把手居然沒辦法搞錢……
趙瑞龍肯定說高育良簡直是在開國際玩笑!
搞個廣場、建幢大樓、弄所學校、修條輕軌……
為了政績,也為了權錢交易。
許多工程項目,連手續都不齊全,他們都敢未批先建。
花了動輒幾千萬甚至幾億,最后還搞成了爛尾工程。
搞點錢又算什么呢?
反正最終留下來的爛攤子,又不要他們自掏腰包收拾。
地方債欠了幾萬億,還是幾十萬億,又跟他們沒多大關系。
對他們來說,就算進去了,自己也享受夠了,更替子女親朋撈夠了。
而現在。
趙瑞龍很清楚,高育良還真沒開玩笑。
那個世界之所以有權就有錢,是因為地方有權利融資舉債。
原本是只是為了應對次貸危機提振經濟,放開一小道口子。
結果嘗到甜頭后,就一發不可收。
口子越來越大、類似于城投公司的地方融資平臺也越來越多。
為了滿足基建、教育、民生、醫療、舊房改造等各方面的資金需求,為了搞出亮眼的政績工程,地方債越發越多。
畢竟不管是收稅也好,罰款也罷,要想又快又多的搞到錢,當然還是發債最簡單粗暴。
以后能不能還上,那是以后的事,先把錢借來應付了當前的開銷,搞出了升遷的政績,才是最重要的。
況且即便欠債越來越多,已經入不敷出,還可以借新債還舊債,實在是還不起,還可以向上哭窮求化債。
不過……
這世界的龍國,還沒走到那個地步。
首先,不管是四年前爆發的亞太州金融危機,還是去年米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都沒有另一個世界的次貸危機破壞力強。
其次,這個世界的龍國,都還沒有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全球經濟的波動,還不至于嚴重影響國內經濟,即便外貿出口有所下滑,也可以宏觀調控解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八十年代,為了籌集資金修路建橋,很多省市發行過地方債券。
一度瘋狂舉債、盲目建設,搞得經濟過熱、產能過剩、債務持續增長。
七年前,龍國實行了財稅改革,也通過了預算法。
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
除非另有規定,地方再無權利發行債券。
即便為了應對亞太州金融危機,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
也是財務署發行國債,用于修建包括叁峽水利工程在內的基建項目。
正是因為各省市沒有權利發行地方債,加上如今高層對經濟把控嚴格,對粗放式的增長早已深惡痛絕。
所以高育良哪怕是呂州的一把手,也沒辦法搞個融資平臺,通過發債融資或抵押貸款的方式迅速搞到一大筆錢。
對此。
趙瑞龍當然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