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賓館三號樓。
車隊緩緩停在正門口。
趙瑞龍剛要道別下車,卻被蘇昌黎叫住。
“從年初到現在,漢東搞高質量經濟發展試點,也已經過去大半年了。”
“取得了哪些成績,又還面臨哪些問題,沈總一直都很關心吶!”
趙瑞龍瞬間會意。
“明白,等我回到漢東,就做好準備。”
“等沈總出訪回來后,歡迎他隨時來視察指導工作。”
蘇昌黎滿意的點了點頭。
目光瞥見從大樓內走出來的趙安邦,回頭笑看趙瑞龍。
“去吧,你堂叔趙安邦,可是等你好久了!”
“行,那咱們漢東再見。”
趙瑞龍急忙開門下車。
繞過車尾,快步走向面帶微笑,緩步走來的堂叔趙安邦。
都說漢東趙家,出了兩個善于搞經濟的大將!
一個是父親趙立春,另一個便是堂叔趙安邦。
兩人都屬于敢打敢拼,銳意進取之人。
趙立春敢貸款修高速、敢減免農業稅……
而趙安邦也絲毫不差。
七十年代,他就敢帶頭,嘗試土地承包到戶,讓農民擁有土地。
后來為了發展經濟,他不僅集資辦企業,還讓企業進行資本運作。
一系列的大膽激進措施,是做出了不少成績,但也讓他背上了不少處分。
再加上漢江省的自然條件、區域優勢,也不如漢東省,做出來的成績,自然也就不比父親顯著。
于是乎。
父親趙立春已經穩穩坐上了漢東的一把手位置。
但堂叔趙安邦,現在就還只是漢江的副省長。
為了去掉副字,這兩年他更加拼命了。
以至于春節,他都沒有回漢東,只是電話里祝賀了父親高升。
“瑞龍!!!”
趙安邦喜出望外的,親切喊了一聲。
“邦叔!!”
趙瑞龍連忙應了一聲。
“好小子,幾年不見,真是出息了啊!”
趙安邦下意識的伸出右手。
本想和趙瑞龍握一握手來著。
但走近之后,干脆張開雙臂,來了個熱情的擁抱。
對于趙瑞龍這個侄兒……
趙安邦一直很是喜歡。
從小趙瑞龍就品學兼優,特別勤奮好進。
當年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漢東大學。
畢業之際,趙瑞龍為了攥寫畢業論文《龍國的小康之路》,還特意到漢江省找過趙安邦取經。
然而……
就在所有人,包括趙安邦都以為,趙瑞龍畢業后會進入體制,順風順水平步青云之時,一場車禍卻改變了一切。
哪怕時至今日,趙安邦也不相信,趙瑞龍會酒后駕車撞死人。
他不相信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剛大學畢業,會糊涂到喝了酒還開車上路。
可是就算他不相信,又有什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