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槍奇快,且角度刁鉆,如陰暗角落中突然撲出的一條毒蛇,令人防不勝防,稍不留神便可能會栽在其上,這起手一式,便可見萬陽功夫之深。
張不惑瞇著眼,待到槍頭近在咫尺,向旁橫移一步側身躲開,同時將手中槍豎直在身側,雙膝微屈,雙腳入地一寸半,落地生根。
(本章未完,請翻頁)
萬陽一擊落空,下一擊緊隨而至,手一拍槍尾,閃爍著寒芒的槍頭橫掃而去,鐺!一聲清脆的金屬交擊聲響起,正好掃在了張不惑提前一步豎立在身側的槍桿上。
碰撞產生的力道順著槍桿傳入萬陽臂膀之中,酥麻感傳來,容不得萬陽調整,兩擊不成,先機已逝,萬陽立馬收槍后退拉開距離。
張不惑沒有追擊,巋然不動,冷眼橫眉。
一個回合的交鋒,便可見優劣。萬陽不動聲色地活動臂膀緩解碰撞帶來的酥麻感,面對張不惑的橫眉冷眼,心中已有大概。
此時官道上的行人紛紛加快腳步,遠離這是非之地。亦有挎劍帶刀的江湖人士,見到有人比武,便暫停趕路,靠上前來,在一旁觀摩。若是有相識的,抱拳道一聲好,三三兩兩地猜測比武之人的身份,只是張不惑與萬陽實在是眼生得緊,在場諸江湖人士在腦中將各用槍名家搜刮了個遍,都沒能對上兩人身份,倒是許多人一眼就將后方壓陣的魏季弘給認了出來。
有大名鼎鼎的魏季弘在一旁壓陣,且對戰兩人皆是使槍,在場諸人心中頓時有了許多猜測。
場中,萬陽將手臂的酥麻感驅散得差不多,看到張不惑佇立原地,絲毫沒有追擊的打算,似乎就是在刻意給時間他做足準備,見張不惑如此托大,萬陽心底不由冒出一股火氣,當即挺槍朝著張不惑殺去。
如果說萬陽的槍剛才是一條毒蛇,刁鉆詭異,現在則是開門見山,直勾勾的一槍只為取張不惑首級而去。
張不惑腳后跟將槍尾一帶,提槍在手,遞出中正平和一槍,槍尖一點,將萬陽這一槍蕩開,趁著這個時間差,腳下不停,上前再是一槍遞出,取萬陽此刻正大開的中門。
萬陽唯有轉守勢,橫槍一攔,雖成功將張不惑此次攻勢攔截,心中卻是咯噔一聲,被逼得由攻轉守,可是大勢已去之征兆,須得打醒十二分精神以應對接下來的攻勢。
果不其然,下一刻,張不惑槍臨,萬陽再攔,緊接著一槍接一槍,槍槍速度皆是迅捷無比,且力道兇猛,攻勢如同洶涌的洪水般,一波接一波,不斷沖擊著萬陽的防守,令得其難受之余,更是疲于應對。
萬陽手上不停,雖處于劣勢,但卻無半點頹勢,防守間一招一式皆有板有眼,心中不斷盤算著破局之法,只等張不惑露出破綻,便挺槍破局,由守轉攻重新掌握主動。只是張不惑似乎并想給萬陽這個機會,出槍的節奏陡然一變,將萬陽的守勢給攪亂,緊接著槍槍籠罩周身要害,殺得尚未適應的萬陽險象環生,身上掛了好幾處彩,方才堪堪穩住局勢。
圍觀眾人皆靜若寒蟬,目不轉睛盯著場中的戰局,心中不斷用自身進行著比對,若是自身處在這般攻勢籠罩之下,到底能有何等表現。只是得出的結果都比較令人失望,若是場上對陣之人是自己,恐怕早已被槍刺身亡,這也使得圍觀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感嘆對陣雙方槍術精妙之余,也慶幸自己只是在一旁圍觀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