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注意力都在吳焯用歌diss小志上,難道就沒人跟我一樣,覺得這首歌很牛嗎?”
有個戴著眼鏡的記者扶了扶眼鏡,看向其他人。
“是的,太牛了,吳焯這家伙真的帥死了。”
他旁邊的一個女記者一臉花癡,一臉幸福的盯著臺上的吳焯,這一刻,她腦海里可能都已經腦補出與吳焯第五個孩子的名字了。
“電音、舞曲、說唱、流行……這些元素都被他融合到了這首歌里。
跟韓國的很像,但卻是屬于我們中國的,這是一種全新的音樂形式。”
靠近舞臺位置,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回頭看了一眼戴眼鏡的記者,解釋了一句。
隨后又回頭,在手上的本子上快速寫了起來。
他叫王賢,就職于聯合報旗下的音樂雜志刊。
是一名音樂雜志編輯,同時也是一個樂評人。
年前,他就關注到了吳焯。
聽過他那張被一些媒體譽為2006年最好專輯之一的唱片。
也是這張唱片,讓他決定為吳焯寫一篇單獨的文章。
不過因為對吳焯的風格、為人都不是特別了解。
今天吳焯發布新歌,他特意代替了手下的采訪人前來,只為更細致的對吳焯的歌曲以及他這個人做出一個評價。
讓他沒想到的是,吳焯今天的歌曲類型居然讓他忍不住大吃一驚。
他這幾年也有關注韓國音樂,知道他們那種的音樂正在強勢崛起。
他聽了不少關于這方面的歌曲,東方神起的,甚至去年在臺省宣傳,引起一定轟動的superjunior的歌曲他都有研究。
他一直覺得,這種音樂形式,以后絕對會成為華語樂壇的一個大敵。
畢竟,雙方太近了。
又因為文化的相近,對方只要崛起,臺省、乃至整個中國以及亞洲華人圈可能都會受到沖擊。
沒想到。
沒想到,就在他為此擔憂的時候,居然會在吳焯身上看到與這種音樂形式相似,但卻屬于中國的音樂歌曲。
耳邊聽著吳焯那強有力的歌聲,王賢快速的在本子上寫道:
“總有一天,吳焯會成為華語樂壇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不,他現在已經是了,他是能與周杰倫真正相提并論的存在。
他已經擁有了一個其他人沒有的風格特征。
他的這種音樂形式,我將它稱為。
就像周杰倫開創了全新的中國風音樂,吳焯這種音樂形式或許中國元素少了一些,但卻更趨向于世界流行方向。”
……
在吳焯舉辦新歌發布會的同時,《致某人》這張單曲cd也開始在臺省各大唱片行開始售賣。
并且上線了臺省的幾個音樂平臺。
吳焯畢竟是去年的新人王。
他的《我的個人風格》一度被媒體封神。
這張唱片讓他以新人的身份成為媒體們口中的新四大天王。
就憑這張唱片,他發行新歌,就足以讓樂壇大量其他歌手以及音樂人關注。
“唱片買回來了嗎?”臺北一家酒店里。
來臺省出席活動的林俊杰看向開門進來的徐佩云。
要說新四大天王里對吳焯最多關注的是誰。
那無疑是林俊杰了。
沒辦法,新四大天王才開始營銷沒多久。
雖然幾個人都受到了不少媒體的認可。
但這里面也是有差距的。
周杰倫與王力宏無疑是地位最穩固的。
哪怕后面有誰上來,也不可能擠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