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賢分別,吳焯直接回了華研唱片。
飛輪海第二張唱片27號就要發布宣傳曲。
飛輪海不是當初的小蝦米,專輯發行全靠電視劇粉絲助力,成績好不好全靠運氣。
這次,飛輪海的新專輯發售,各種宣傳堪稱鋪天蓋地也不為過。
華研與各地區的唱片發行公司為此砸下了將近千萬的宣傳資金,目標是超過第一張唱片。
甚至,要打開日韓市場,讓飛輪海真正意義上的成為臺省甚至中國第一團體組合。
為此,唱片的宣傳曲,吳焯等人要錄宣傳視頻。
明天,這個視頻會放到網上以及電視臺,不止是臺省,內地乃至日韓方面都要投放。
而視頻的錄制就是今天下午。
“ok,開始!”
錄制機位架設好,負責人喊了一聲。
聞言,坐在沙發上的吳焯四人立刻笑著對著鏡頭開始打招呼。
“大家,我們是飛輪海,很高興與歌迷在這里見面。
我是吳焯,我是……”
四人先后做完介紹,居中的吳焯再次開口:
“飛輪海的新專輯將在4月3日上線各大音樂唱片行以及音樂網站。
這張唱片耗時幾乎一年,去年年中就開始在準備,現在終于要跟大家見面了。”
“是的,這張唱片匯聚了我們很多心血,其中有三首歌還是吳焯親自創作,音樂風格與他最近發布的《致某人》是一種風格。”
辰亦儒說了一句。
接著是吳遵:
“這張專輯在歌曲與舞蹈是都有很大創新。
會讓大家看到完全不一樣的飛輪海。”
“飛輪海的《雙面飛輪海》等你們,我們一起4月3日見。
到時候,大家一定會因為這張專輯大吃一驚。”
吳焯等人一共錄了三個版本。
中文版本針對中國,日語版本針對日本,韓國版本則針對韓國。
主打的就是一個全方位宣傳。
其中,日韓版本主要是吳焯在說。
沒辦法,其他幾人唱歌還行,說話就有些艱難,所以之后日韓會選擇主推吳焯,其他三人輔助。
當然,這個輔助也不是說真的就讓他們當伴舞了。
這種事情華研可不會做。
組合需要的是平衡,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某個人的人氣超出其他人太多。
這樣會讓組合淪為拖累。
所以,哪怕現在吳焯在飛輪海的人氣斷層,但在對內分工時,大家同樣還是以一種平均的方式分配。
“早就讓你們加入我跟火桌,我們這個品牌是很有潛力的,你們非不聽,現在后悔了吧!”
錄完宣傳視頻,吳焯四人一起往外走。
辰亦儒一邊走一邊吐槽汪東城與吳遵。
之前,辰亦儒與吳焯創立服裝品牌“卓亦”的時候,吳焯跟辰亦儒邀請過汪東城與吳遵。
但倆人都沒加入。
而這幾天,品牌成立以后,吳焯同款頭箍已經開始賣得火熱,短短幾天就讓這個臨時成立的花架子服裝潮牌進金上百萬臺幣。
之所以說是花架子,是因為卓亦就弄了一個小辦公室,請了一些員工以及銷售。
頭箍的生產都是交給的其他代理生產廠家。
說簡單點就是,吳焯他們完全就是中介類型。
他們只有品牌,生產跟銷售都是外包給別人的。
“哎呀,之前不是沒錢嘛!你們知道我的,剛剛還完賬,身上錢不多。
剛好,最近幾天結算了康師傅與蒙牛酸酸乳的代言費。”
汪東城撓著頭。
他有些尷尬。
畢竟之前沒加入,現在才加入,這的確不合適。
但他之前之所以不加入,真的是錢不夠。
又不想麻煩吳焯他們代墊,所以……